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所在地區:遼寧省 / 沈陽市 更新時間:2011-10-26
- 性質:國企
- 行業:學術科研/院所
- 注冊:未填寫
- 規模:500-999人
- 所在地區:遼寧省 / 沈陽市
- 添加時間:2011-10-26
招聘職位 |
招聘人數 |
工作地區 |
學歷要求 |
刷新日期 |
截至日期 |
文秘、實驗工作
|
5人 |
遼寧省 / 沈陽市 |
碩士 |
2011-10-26 |
2012-10-25 |
簡介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金屬所”)成立于1953年,是新中國成立后中國科學院新創建的首批研究所之一,創建者是我國著名的物理冶金學家李薰先生,F任所長盧柯院士,名譽所長師昌緒院士。
建所初期,金屬研究所致力于我國鋼鐵冶金工業的恢復和振興;隨后,成功實現了向新材料領域的跨越發展,為國家若干重大工程提供了關鍵材料,成績斐然。改革開放以來,金屬研究所拓辟新宇,協同進取,集全所整體優勢,攻國家急需技術,完成了大量高難度的科研任務。1999年5月,根據中科院實施“知識創新工程”的戰略部署,在“東北高性能材料研究發展基地”建設中,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與中國科學院金屬腐蝕與防護研究所整合建立新的“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金屬所是涵蓋材料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工程化研究的綜合型研究所,1999年成為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單位之一。金屬所以“創新材料技術,攀登科技高峰,培育杰出人才,服務經濟國防”為使命,主要學科方向和研究領域包括:納米尺度下超高性能材料的設計與制備、耐苛刻環境超級結構材料、金屬材料失效機理與防護技術、材料制備加工技術、基于計算的材料與工藝設計、新型能源材料與生物材料等。
經老一輩科學家和幾代人的不懈努力,中科院金屬所現已建設成為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國內一流并具有重要國際影響的研究機構,是我國高性能材料研究與發展的重要基地。2008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視察了中科院金屬所后指出:“金屬所是我們國家材料科學和工程研究的重要基地。幾十年來,一代又一代的科研人員刻苦鉆研,奮力攻關,取得了一大批原創性的科研成果,也培育了一支高素質的科研隊伍,為我們國家的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焙\濤還希望金屬所,“進一步培育一支高素質的科研團隊。同時,在原來的基礎上,大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保持在世界材料科學領域已有的一席之地,為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
金屬所堅持實施“人才興所”戰略,培養和凝聚了大批優秀的材料科學家和工程技術專家。截至2010年底,金屬所共有在職職工826人,其中科技人員425人、科技支撐人員133人,其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7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人,研究員及正高級工程技術人員113人、副研究員及高級工程技術人員236人。在科研人員中,有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7人,是國內在材料科學領域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人數最多的單位,有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2人,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25人。中科院金屬所有14名科研人員在30個國際學術組織任職,有10名科研人員在16個國際期刊任職。其中盧柯院士被聘為美國《科學》周刊評審編輯,成為首位出任評審編輯的中國科學家。
聯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