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日前發布《關于深化人民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建設推動矛盾糾紛源頭化解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加強勞動爭議源頭化解工作,建立全國性、區域性專家調解資源庫,參與化解重大疑難復雜勞動爭議。
《意見》要求,建立分類分級預防化解矛盾糾紛路徑,推動人民法院調解平臺進鄉村、進社區、進網格;將更多符合條件的組織或者人員納入特邀調解名冊;建立健全虛假訴訟防范和懲治機制,完善誠信訴訟保障機制。
在推動重點行業領域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工作方面,《意見》提出,對金融、建筑、教育、物業、環境、消費、房地產、互聯網、交通運輸、醫療衛生等行業領域多發易發糾紛,積極會同行業主管部門研究源頭治理舉措,建立信息共享、業務協同和訴非銜接機制,統一類型化糾紛賠償標準、證據規則等,預防和減少糾紛產生。
《意見》指出,加強勞動爭議源頭化解工作。針對勞動爭議先行仲裁的特點,加強調解、仲裁與訴訟銜接,依托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對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相關調解仲裁信息系統,建立調裁訴一體化在線解紛機制,實現勞動爭議仲裁前調解與訴前調解的數據資源共享,統一案件處理標準,推動更多調解力量在仲裁前開展調解工作。建立全國性、區域性專家調解資源庫,參與化解重大疑難復雜勞動爭議。會同工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加強對用工企業、勞動者普法宣傳,制定推廣勞動合同示范文本。
此外,《意見》還對婚戀家庭、知識產權、互聯網糾紛等重點領域源頭化解工作提出具體要求。其中提出,完善婚戀家庭矛盾糾紛信息共享和通報機制,加大反家暴延伸服務力度,健全家庭暴力受害人人身保護令實施機制;加強知識產權矛盾糾紛源頭化解工作,推廣建立正版圖庫交易平臺等做法,從源頭上預防化解互聯網著作權等涉網知識產權糾紛;加強互聯網糾紛源頭治理工作,指導互聯網平臺建立務實有效的糾紛解決機制,運用區塊鏈技術,將裁判規則、交易規范等嵌入互聯網平臺,實現風險預警和自動提示,督促誠信履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