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配送員、網約車駕駛員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權益更有保障了。日前,湖北省人社廳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切實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維護湖北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
《措施》從指導企業依法規范用工、維護勞動者合理報酬和社保權益、保護勞動安全、營造人文氛圍、預防化解勞動糾紛5個方面,制定了16條具體措施,支持和規范發展新就業形態。
■ 鼓勵平臺企業直接用工
嚴禁誘導新業態勞動者轉化為個體戶
據了解,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主要包括網約配送員、網約車駕駛員、貨車司機、互聯網營銷師等依托互聯網平臺就業,就業方式有別于傳統的穩定就業和靈活就業的勞動者。
《措施》鼓勵平臺企業直接用工,提高自有員工比例。加快電子勞動合同信息平臺建設,大力推廣電子勞動合同。
對于依托互聯網平臺就業的網約配送員、網約車駕駛員、貨車司機、互聯網營銷師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符合確立勞動關系情形的,指導平臺企業或用工合作企業依法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
對于不完全符合確立勞動關系情形的,指導企業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協議,合理確定企業與勞動者的權利義務,同時加快電子勞動合同信息平臺建設,大力推廣電子勞動合同,制定發布快遞員、外賣送餐員、網約車駕駛員書面協議通用示范文本。
《措施》提出,平臺企業招用勞動者不得設置歧視性條件,不得違法限制勞動者在多平臺就業。嚴禁采取誘導、強迫等方式,將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轉化為個體工商戶以規避用工責任。
■ 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合理報酬
不得片面設置“最嚴算法”
為保障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有所得,《措施》提出,督促企業科學確定勞動者工作量和勞動強度,通過“算法取中”等方式,合理確定訂單數量、準時率、在線率等考核要素,不得片面按照最高效率、最低成本設置“最嚴算法”。
督促企業合理管控工作時長,對于連續高強度工作的勞動者,及時發出疲勞提示,并在一定時間內暫停派單。督促企業向提供正常勞動的勞動者按時足額支付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勞動報酬,引導企業建立勞動報酬合理增長機制。
■ 放開參保戶籍限制
就業人員養老和醫保做到應保盡保
《措施》提出,全面放開參保戶籍限制,外省和省內跨地區流動的靈活就業人員,均可根據自身情況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面落實全民參保計劃,通過信息比對,對不符合以單位身份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積極引導其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做到應保盡保。
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與平臺企業或用工合作企業訂立勞動合同的,企業應依法為勞動者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靈活就業人員可自愿選擇參加就業地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或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除設立必要的待遇等待期外,取消養老保險關系、戶籍等參保限制。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繳費執行當地統一政策。非本地戶籍勞動者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按當地參保居民同等標準給予補助。
■ 提供工作生活便利
符合條件者納入住房保障范圍
《措施》提出,根據新就業形態特點,進一步完善就業創業支持政策,對符合條件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按規定落實社會保險補貼、創業補貼、創業擔保貸款等政策。支持試點企業依托線上培訓平臺或培訓機構,對通過企業平臺提供服務獲取收入的各類就業重點群體開展技能培訓,并按規定落實相應培訓補貼。
此外,我省還將多部門攜手聯動,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工作生活便利。包括大力建設零工驛站、貨車司機之家、快遞員之家;對符合技術要求以及國家標準的快遞配送車輛實行包容性管理,提供通行和臨時停靠便利;將符合所在地條件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納入當地住房保障范圍等,助推我省新就業形態規范健康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