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實現人才價值的大舞臺——江西省實施“井岡學者”計劃紀實
據報道,“井岡學者”江西農業大學校長黃路生教授成為江西省本土走出的第一個中科院院士,他主持完成的“豬重要經濟性狀功能基因的分離、鑒別和應用研究”科研項目,獲得了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南昌大學江風益教授、江西師范大學廖維林教授等幾位“井岡學者”特聘教授也正在沖刺院士。
短短三年時間,首批“井岡學者”特聘教授在任期內共建立了15個部級以上的科研平臺,其中國家級4個,省部級11個。江西通過設立“井岡學者”特聘教授崗位,吸引了一批領軍人才扎根江西省高校。
江西省首批“井岡學者”特聘教授從2009年1月起聘,至2012年1月屆滿,“井岡學者”特聘教授計劃作為江西省領軍人才隊伍建設的一項重大舉措,已取得了預期的成效,促進了江西高校的科研和學科建設工作;對高校引進高層次領軍人才,提高高等教學質量,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為高校匯聚國內外領軍人才
江西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廳自2006年始,重點實施了江西省高等學校“高層次創造性人才計劃”,主要包括江西省高等學校“井岡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江西省高等學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培養計劃和江西省高等學校青年骨干教師培養計劃等三個層次的人才培養與支持體系。根據江西省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要求,江西省決定,在全省高等學校增設15個井岡學者特聘教授崗位。
井岡學者特聘教授崗位的設置,根據國家尤其是江西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根據江西省重點工程、重大項目、重點產業和創新產業的需求,在光伏、風能核能及節能、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航空制造、半導體及綠色照明、金屬新材料、非金屬新材料、生物和新醫藥、綠色食品、文化創意等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機械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藝術學、中藥學、社會學等30個高校高水平學科中,遴選增設井岡學者特聘教授崗位。申請井岡學者特聘教授崗位的學科,必須對江西省經濟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在學術上處于國內外先進水平,具有雄厚的教學科研實力和社會服務能力,擁有一支具有創新能力的優秀團隊。
井岡學者特聘教授一聘3年,除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外,江西省政府給予每人每年獎勵20萬元,高校給予配套科研經費,其中自然科學不低于80萬元、人文社會科學不低于20萬元。
江西省高校首批聘任的“井岡學者”特聘教授共有15名,其中,設崗高校從本校聘任9名(南昌大學內科學(心血管)學科洪葵教授、南昌大學材料物理與化學學科江風益教授、南昌大學內科學(消化)學科羅時文研究員、江西師范大學化學學科侯豪情教授、江西師范大學有機化學(精細化工)學科廖維林、江西農業大學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學科黃路生教授、華東交通大學道路與鐵路工程學科雷曉燕教授、江西理工大學冶金工程學科萬林生教授、南昌航空大學航空宇航制造學科柯黎明教授),另從海外、省外聘任6名(從加拿大卡爾頓大學引進到南昌大學材料加工工程學科劉小平教授、從法國巴黎東部大學引進到南昌大學固體力學學科何其昌教授、從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技術研究所引進到江西財經大學產業經濟學學科張昕竹研究員、從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引進到東華理工大學地質工程學學科侯增謙研究員、從清華大學引進到景德鎮陶瓷學院工世美術學學科李硯祖教授、從成都中醫藥大學引進到江西中醫學院中藥學科楊明教授。各設崗高校積極落實“井岡學者”特聘教授支持措施,為“井岡學者”特聘教授開展工作創造了良好外部環境。“井岡學者”特聘教授嚴格按照聘任協議的有關規定,勤奮敬業,刻苦鉆研,圓滿地完成了聘期內崗位工作目標和任務,涌現了一大批優秀的人才,出現了一批院士和沖刺院士的專家學者。
打造高校的核心競爭力
江西省“井岡學者”所領銜的學科和團隊已逐步形成了設崗高校的核心競爭力,帶動了設崗高校的科研和學科建設,也促進了江西的經濟社會發展。
據統計,首批“井岡學者”特聘教授在任期內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20項,其中,國家級69項,省部級51項。另外,建立了一批很具影響的科研團隊。
“井岡學者”特聘教授黃路生長期凝煉形成了以豬重要經濟性狀主效基因分離為主要目標的研究方向,取得了系列階段性重要研究成果。
洪葵教授“解讀生命的密碼”,她所領銜的“遺傳性心血管病與猝死關聯的遺傳基因與防治研究”團隊,成為了中國醫學界最需要開拓的領域。”
劉小平教授“站在虛擬觸覺技術研究的潮頭”,搭建了虛擬現實技術和遠程遙控操作技術平臺及智能信息技術應用實驗室,在外人看來,“勤奮”和“肯鉆研”是貼在劉小平教授身上的標簽,但他并沒覺得有什么特別:“搞科研的都這樣,習慣了而已。”
雷曉燕教授“用心破解人生的命題”,建立了鐵路環境振動與噪聲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研究中心為平臺,產生出在理論或實際應用上真正有重大意義的研究成果。
柯黎明教授,作為領軍人物帶領全校7個院系的教師為空軍導彈研究院開發的XX發動機試驗臺,解決了某類武器裝備空中飛行的過載模擬實驗問題,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
作為中藥行業的知名專家,楊明教授帶領團隊打造的“現代中藥制劑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創造了‘江中速度’。
羅時文研究員打造了“江西省第一個生物樣本庫(疾病資源庫)”,正在對消化道惡性腫瘤及突觸傳導紊亂性疾病等方面進行廣泛而深入的研究。
南昌大學江風益教授主持的“國家硅基LED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西師范大學侯豪情教授創建的“江西省先進功能材料高水平實驗室”,廖維林籌建的“國家單糖化學合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西省精細化工重點實驗室”,張昕竹研究員建立的“江西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江西省財經大學規制與競爭研究中心”,侯增謙研究員主持的“核資源與環境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養基地”等等,這些都為江西省進一步整合資源,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質量,實現人才更大規模的持續發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科研成果與先進教學理念并行
江西首批“井岡學者”特聘教授在任期內共獲得32項省部級以上獎項,其中國家級12項,省部級20項,如洪葵獲得“2010年度‘十一五’國家科技計劃執行突出貢獻獎(科技部)”;江風益獲得“2010年度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十佳提名獎”;廖維林獲得“2010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雷曉燕獲得“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011年度中國鐵道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10年教育部高等學校自然科學獎二等獎”;萬林生獲得“200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10年度全國勞動模范和全國先進工作者”;柯黎明獲得“2010年度國家級教學團隊”等獎項。取得了一批專利技術,江風益申請獲得國內外發明專利132項;侯豪情申請獲得國內外專利12項;廖維林申請獲得發明專利2項;黃路生申請獲得國際發明專利1項,國家發明專利3項;雷曉燕被授權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萬林生申請獲得國家專利7項;柯黎明申請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項;楊明申請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項等。
部分科研項目已實現或現在產業化,如江風益教授完成的第一代硅襯底LED材料與芯片技術轉讓工作,在全球率先實現了硅襯底LED產業化,產品在300多家企業應用,產生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侯豪情成立的江西先材納米纖維科技有限公司,在南昌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進行了聚合物納米纖維工業化試生產,力爭在2012年底實現日產量5000平米,2015年日產量50萬平方米的建設目標;廖維林完成了汽油抗爆劑MMT、關鍵原料甲基環戊二烯、無水氯化錳等實現產業化;萬林生率先在世界實現鎢冶煉閉路循環和廢水零排放,使我國黑白鎢冶煉技術領先于世界;楊明教授在應用中藥學上通過了3個品種的示范、10個品種的推廣,開辟了中成藥第二次開發的新思路和新途徑等。
李硯祖教授引入清華大學教授資源,將清華大學的先進教學理論帶到了景德鎮陶瓷學院,在該院開設了“藝術設計”專業,完成了《藝術設計概論》《中外設計論著選讀》的編撰,提升了景德鎮陶瓷學院的藝術教學科研理念等。侯增謙研究員創新科研理念,邀請國際知名礦床學家、中國地質調查局國內著名學者在東華理工大學開設了地質礦產研究方向盤的專題講座,將國內外礦產學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給學校師生,以開闊視野,增長知識,提高科研水平。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廣告合作 - 網站介紹 - 聯系我們 - 獵頭服務 - 防騙手冊 - | |||
Copyright @ 2020ShuoBo114.com All Right Reserved 碩博人才網 版權所有 第一域名:www.shuobo114.com第二域名:www.hnhyjq.com 碩博人才網是提供人才、招聘服務的人才招聘網站,是國內知名人才招聘品牌,信譽保證。并提供招聘會信息、人才市場信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