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市發展改革委、市衛生健康委、市醫保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天津監管局聯合制定印發《天津市“信用+醫療”惠民應用場景建設試點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讓信用紅利惠及津城百姓。患者可在門診就診過程中“一站式”完成取號、化驗、檢查、拿藥等繳費流程,無需反復排隊,實現診療效率、就醫秩序、醫院效能、患者滿意度同步提升。
“信用+醫療”采用“信用數據支撐+金融機構墊付”模式,天津通過引入合作金融機構為市民提供診間墊付和金融服務,市民無需開通信用卡便可享受“醫后付”服務。在天津市參保的市民通過“海河分”微信小程序完成實名注冊后,可在支持信用就醫就診模式的醫療機構享受“先診療、后付費”服務。合作金融機構依據市民“海河分”分值及評估的信用狀況,為其提供500至20000元不等的信用就醫貸款額度。
同時,“信用+醫療”惠民應用場景還支持“親情付”功能,通過專屬額度家庭共享,實現“一人開通全家享用”,切實解決“一老一小”就醫難題。
“先診療、后付費”的“信用+就醫”模式能夠極大程度簡化患者就醫繳費環節。就醫過程中產生的醫療費用,自費部分由合作金融機構墊付,參保人在化驗、檢查、取藥等環節無需進行任何付費操作,有效縮減患者平均就醫時間。
天津市“信用+醫療”惠民應用場景試點工作逐步開展,先期選擇1家市級、2—3家區級醫療機構作為試點單位,在總結試點單位經驗做法基礎上,進一步優化提升信用就醫服務模式,全面推廣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實現信用就醫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