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早上6時,瀏陽市荷花街道南環村栗山片,空氣中濕潤著霧氣,蘭海亮和妻子便早早起床割青草,為基地的1000多只“藏湘雞”準備糧食。
“為我們帶來增收的‘藏湘雞’,是瀏陽市助力鄉村振興勞模聯盟的研究品種,勞模創新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讓鄉村產業發展迎來了新局面!碧m海亮說的勞模聯盟,是2020年瀏陽市總工會成立的助力鄉村振興勞模聯盟平臺,聯盟堅持平臺共建、資源共享、人才共育、渠道共通、問題共商、發展共贏“六共”理念,由省勞模伍國強擔任領銜人,匯集13個勞模創新工作室,主攻農業生產、農技服務、農產品加工、電商銷售、鄉村文旅、技能培訓等方面的14位勞模,通過發揮勞模力量、實現優勢互補,進一步推動技術創新、促進產業發展。
“藏湘雞”的由來要追溯至2018年。當時,有著多次援藏經歷的伍國強因為西藏雞野性大又漂亮,在艱苦環境下也能生存,抗病性強,且肉質緊、味道鮮美,便想著將該品種引入瀏陽,與瀏陽本地雞進行雜交配種,開展研究工作。
同年11月,伍國強援藏歸來,緊接著便為瀏陽蜂農進行養蜂技術培訓,蘭海亮是學員之一,兩人因此結識。隨著后續接觸越來越多,伍國強進一步了解到蘭海亮因家人生病而陷入的困境,也在日常中感受到小伙子的踏實肯干。恰巧伍國強對“藏湘雞”的研究需要一個養殖基地,在得到蘭海亮的肯定答復后,2021年,伍國強開始將“藏湘雞”研究試驗與培育放到蘭海亮的基地里,蘭海亮也成為“藏湘雞”產業的創業帶頭人。
三年時間里,在伍國強的主導下,勞模聯盟的勞模、技術人員等紛紛為“藏湘雞”繁育培優提供技術支撐,蘭海亮也為其開展研究提供種養保障。
“不僅是發揮瀏陽勞模的作用,堅持平臺共建,我們還積極邀請其他地區的勞模一起開展研究!蔽閲鴱娊榻B,就在今年7月,長沙市疫控中心勞模創新工作室成員走進“藏湘雞”養殖基地,就“藏湘雞”培育、疫病防治等關鍵環節開展技術指導交流,共同為“藏湘雞”繁育出謀劃策。
在幾年間的共同努力下,“藏湘雞”從最開始孵化率低、死亡率高,到如今孵化率、存活率“雙高”,基地“藏湘雞”的數量也從6只發展到1000多只,其極具特色的黑亮彩色羽毛、玫瑰雞冠等十分亮眼。該項目還獲得了1項實用新型專利。更為關鍵的是,逐漸走向市場的“藏湘雞”,每年能夠為蘭海亮家庭增收好幾萬元。
“瀏陽養殖特色產業有‘三黑’,分別是黑兔、黑鴨、黑山羊,我們希望‘藏湘雞’能成為第四黑,成為瀏陽特色!蔽閲鴱娬f,今年團隊還將上千羽“藏湘雞”雞苗送給了全市20余戶建檔立卡戶,并且由勞模聯盟為大家免費提供技術支撐和銷路,讓“藏湘雞”產業得到推廣,進一步帶動村民增收。
與此同時,聯盟中的勞模們也紛紛結合自己所在的行業,為“藏湘雞”產業發展獻力。在瀏陽市農業農村局的推動下,長沙市級勞模熊智所經營的餐飲集團,積極對“藏湘雞”菜品進行研發,就菜品的口感、風味、對比多次展開交流,力圖打造出一份瀏陽特色菜;省勞模張小軻專注農產品電商銷售和農村電商人才培養,瀏陽市總工會組織伍國強等勞模走進其電商基地,了解直播間等情況,雙方在通過電商平臺拓寬“藏湘雞”等農產品銷路上互相交流,或將在不久的將來達成合作……多方發力,“藏湘雞”產業發展前景明朗。
“藏湘雞”產業的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是瀏陽市助力鄉村振興勞模聯盟取得的豐碩成果。聯盟的建設讓產業發展由“單打獨斗”升級為“抱團創新”,既是勞模抱團起來為發展獻力,也是一個勞模帶動一個產業的發展。這樣的成效在瀏陽已是遍地開花,在辣椒培育、稻田養鱉、黑山羊培育、民宿發展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據悉,近幾年,瀏陽市助力鄉村振興勞模聯盟打造了7個示范基地,孵化職工科技創新項目28個,研發新品種58個,獲得自主知識產權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63項,獲全國農業技術推廣貢獻獎1項、省級豐收獎2項,出版專業著作6本,主持參與制定省級地方標準15項,培養創業帶頭人320人,帶動就業人員5.6萬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