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對于銅川職業技術學院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的楊恒智而言,隨著新學期的開始,他要多留意就業信息和就業政策。今年暑假,楊恒智在位于王益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陜西遼峰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實習,他說:“實習是落在簡歷上的第一筆,參加就業見習活動,使個人經歷更加豐富,而且開闊了自己的眼界,積累了工作經驗。”
“最近正發愁找工作,飯后散步看到有招聘會就逛了逛,我就抱著試試看的態度過來了,沒想到找到了專業對口的工作!”前不久,在新區陽光廣場舉辦的“2024年百日千萬招聘專項行動夜場招聘會”上,應屆畢業生小馬激動地說。
高校畢業生是寶貴的人才資源,是促進就業的重要群體。如何讓更多高校畢業生“好”就業、就“好”業,成為穩就業的重中之重。我市人社部門面對這道“必答題”從容不迫,積極搶抓畢業生求職重要“窗口期”,依托“銅川人社”小程序等平臺,精準分析市場需求與畢業生專業特長匹配度,搭建起線上線下相融合的就業服務平臺,以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好做法,為高校畢業生鋪實就業的“陽光大道”。
“供需匹配是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關鍵,有效的平臺可以把人才培養和就業市場、崗位對接起來,實現畢業生、用人單位更加精準匹配。”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結合就業工作面臨的新情況與我市產業發展的新特點,今年以來,市人社局對回銅登記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提供“1131”全程服務,根據畢業生需求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傳、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介和1次技能培訓或就業見習機會。據統計,今年全市實名制登記2024屆畢業生1980名,其中離校未就業1931名,通過“1131”服務聯系率達到99.48%、幫扶就業率達到52.51%。同時,市人社局制作完成4期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創業宣傳短視頻,在全市50多塊社區LED電子屏滾動播放,宣傳我市高校畢業生創業故事和大學生創業孵化等相關政策。
先有工作還是先有工作經驗,這是高校畢業生普遍面臨的“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為進一步幫助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提升就業能力,今年,我市大力推進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工作,引導全市58家就業見習基地,開發優質就業見習崗位,吸納更多畢業生參與就業見習活動,幫助高校畢業生積累工作經驗、鍛煉實踐能力,實現就業“軟著陸”。據統計,今年全市征集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崗位2736個,參與見習活動502人,發放見習補貼315萬元。對高校畢業生和失業青年而言,享受就業見習政策,一方面得到了實踐鍛煉的機會,另一方面減輕了未就業階段的經濟壓力;對企業而言,用好就業見習政策,能儲備所需人才,同時節約一定的用人成本。
從畢業季到開學季,針對高校畢業生的專場招聘會一場接著一場,熱度也不斷升溫。“這是我市就業創業政策,我們為在銅就業創業的高校畢業生提供多種優惠政策……”最近在多場招聘會上,工作人員主動出擊宣講政策、化身主播線上“帶崗”,提供人才服務、就業指導、生涯規劃、創業培訓、權益保障等就業創業“問需”服務,讓每一名畢業生明明白白求職簽約。
今年以來,我市多次組織開展個性化、精細化的求職招聘、職業指導等服務,并發揮“人才夜市”就業服務優勢,舉辦夜場招聘會,帶領重點產業鏈企業赴省內高校開展校園招聘會。截至8月底,全市共組織線上線下招聘會及直播帶崗活動85場,參會企業1494家,提供崗位4.6萬個,入場2.2萬人次,達成意向2237人次。組織200余名高校學子實地觀摩陜西日月芯半導體有限公司、陜西澳威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等12家企業,引導學子實地感受我市轉型發展成果,增強留銅就業創業意愿。同時,邀請陜西雋美經緯電路有限公司、銅川市建設集團等16家企業到銅川職業技術學院,開展4期就業見習政策講解、崗位推介和職業指導活動,不斷深化校企合作,幫助高校畢業生快速提升技術技能、增強就業競爭力。
“銅川的一系列政策帶著人情味,讓我有了更適合自己的選擇。”眾多高校畢業生認為,現在的銅川創業環境富有活力,就業創業政策給力,人才發展空間廣闊。
看準需求、用對方法,一項項宏觀政策、一條條精細措施,為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高校畢業生帶來便利。我市人社部門將挖掘更多崗位資源、做實做細就業指導服務,努力“讓花成花,讓樹成樹”,讓高校畢業生“好”就業、就“好”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