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職教10年發展報告顯示——
7265萬技能型人才助推經濟高速增長
從黨的十六大到現在,我國職業院校培養的7265萬名技術技能型人才,成為實體經濟產業大軍中的主體力量,為我國持續10年經濟高速增長做出了突出貢獻。這是記者從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今天發布的《中國職業教育發展報告(2002—2012年)》中獲悉的。
報告顯示,我國中職和高職的就業率分別達到了95%和87%以上。中高職占據了高中階段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中職占高中階段教育招生數的48.89%,高職占普通高等教育的47.67%),初步實現了中央提出的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規模“大體相當”的目標。職教對我國主要勞動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1%。
報告披露,10年來,職業教育為農村和農業產業培養了大批實用人才。國家重點建設的1000個縣級職教中心和一大批涉農院校及農業專業點,構建起了覆蓋農村的職業教育培訓網絡。“十一五”期間,為農村和農業產業輸送了300多萬名畢業生,有2500多萬名農村新生勞動力在接受了職業教育后進入城鎮工作。職業教育對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1.85億人次。
報告將職業教育10年取得的成就概括為5個方面:建立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職業教育體系;形成了基本完善的職業教育法律制度體系;探索了行業企業辦學、集團化辦學、行業與學校對話協作等靈活多樣的職業教育辦學模式;確立了覆蓋廣泛的職業教育學生資助體系,90%的中職生和20%的高職生享受到國家資助政策;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發展道路。(來源:中國教育報記者 李曜明)
中國職業教育發展報告總結十年歷程
新華網北京10月26日電(記者吳晶)由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組織專家歷時半年編寫的《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發展之路——中國職業教育發展報告(2002—2012)》已正式出版,系統展現了十年間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歷程與經驗。
記者26日從教育部了解到,中國職業教育發展報告分為發展歷程、輝煌成就、巨大貢獻、改革舉措、問題挑戰、未來展望六個部分,系統展現了十年間我國職業教育經歷的重大轉折與變革、采取的重大舉措、取得的矚目成就,以及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貢獻,同時分析了面臨的問題及挑戰,并對未來進行了展望。
報告指出,十年來,我國各級各類職業院校畢業生達7265萬人,職業教育對我國主要勞動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增長的貢獻率為21%,為經濟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中職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連續六年95%以上,近三年高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半年后就業率平均為87.6%,平均月收入為2171.3元,兩者均處于持續上升狀態。目前,90%中職生和20%高職生享受國家資助,中高職分別占據高中階段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兩個“半壁江山”。
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
發布《中國職業教育發展報告(2002~2012)》
10月26日,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在京組織召開《中國職業教育發展報告(2002—2012)》座談會。會上發布了《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發展之路——中國職業教育發展報告(2002—2012)》,并邀請職業教育界有關專家、部分職業院校校長、新聞界代表圍繞職業教育的十年發展進行了座談。
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職業教育主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適應需求,不斷改革,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之路。為迎接黨的十八大召開,總結十年經驗,展望未來發展,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組織有關專家,歷時半年,編寫了《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發展之路——中國職業教育發展報告(2002—2012)》(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分為發展歷程、輝煌成就、巨大貢獻、改革舉措、問題挑戰、未來展望六個部分,系統展現了十年間我國職業教育經歷的重大轉折與變革、采取的重大舉措、取得的矚目成就,以及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貢獻,同時分析了面臨的問題及挑戰,并對未來進行了展望。
十年間,職業教育在服務中求發展,取得了五大輝煌成就:一是建立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職業教育體系。2011年,我國中等和高等職業學校在校生總數超過3000萬人,依托學校和教育機構開展的各類培訓達6000多萬人次;二是形成了基本完善的職業教育法律制度體系。基本形成了以《職業教育法》為基礎,《教育法》、《勞動法》等相關法律為補充,行政法規、地方法規為配套的職業教育法律制度體系;三是探索了靈活多樣的職業教育辦學模式。探索了行業企業辦學、集團化辦學、行業與學校對話協作等靈活多樣的職業教育辦學模式;四是確立了覆蓋廣泛的職業教育學生資助體系;五是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發展道路。
十年間,職業教育在推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實現社會公平,傳承民族文化等方面做出了七項巨大貢獻。
一是助推經濟增長,7265萬技術技能型人才走向經濟建設主戰場:數據顯示,十年來,我國各級各類職業院校畢業生達7265萬人,職業教育對我國主要勞動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增長的貢獻率為21%,為經濟建設做出突出貢獻。
二是提高就業能力,中職就業率達到95%以上,高職就業率達到87%以上:數據顯示,中職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連續六年95%以上,2011年,中職畢業生享有勞動保險人數為80.86%,就業起薪高于1500元的占55.2%;近三年高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半年后就業率平均為87.6%,平均月收入為2171.3元,兩者均處于持續上升狀態。
三是促進社會公平,90%中職生和20%高職生享受國家資助:數據顯示,從2007年起,國家通過加大財政投入,落實各項助學政策,擴大受助學生比例,提高資助水平,從制度上基本解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就學問題。在資助范圍上,高等職業教育國家勵志獎學金獲得獎勵資助的人數占在校生總數的比例,由2007年以前的0.3%提高到3%;國家助學金由每年的3%擴大到20%;中等職業教育國家助學金的資助比例由2007年以前的5%擴大到90%,覆蓋了所有農村學生和城市低保家庭學生。在資助力度上,國家獎學金由過去每生每年4000元,增加到8000元。新設立的國家勵志獎學金為每生每年5000元。高等職業教育國家助學金由2007年的生均1500元,增加到生均3000元。中等職業教育國家助學金由2007年前生均1000元,增加到生均1500元。并從2009年開始,國家對中職學校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涉農專業學生逐步免除學費。
四是優化教育結構,中高職分別占據高中階段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兩個“半壁江山”:數據顯示,中職占高中階段教育招生數的48.89%,高職占普通高等教育招生數的47.67%,初步實現了中央提出的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規模“大體相當”的目標,有力地改善了勞動力結構,大大加快了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推進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進程。
五是服務“三農”發展,“十一五”期間,各級各類職業教育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1.85億人次:數據顯示,職業教育重點建設的1000個縣級職教中心和一大批涉農院校及農業專業點,構建起了覆蓋廣大農村的職業教育培訓網絡。5年中,面向農村和農業產業培養輸送畢業生300多萬人,有2500多萬農村新生勞動力在接受了中等或高等職業教育后進入城鎮工作,各級各類職業教育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1.85億人次,年均培訓進城農民工2000萬人。
六是推進區域發展,60%以上畢業生當地就業:數據顯示,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60%以上留在本地發展,并且此比例還在上升;高等職業學校35%的畢業生在學校所在市就業,68%在學校所在。ê臼校┚蜆I;2003年啟動的東西部合作辦學,截至目前,近3000所中高職學校開展了辦學合作,每年聯合招生達30多萬人;2010年、2011年相繼啟動國家重點中職學校舉辦內地西藏班、新疆班工作, 19個東中部地區省(市)面向兩地共招生6300多人,支持民族地區人才培養,促進民族團結融合。
七是傳承民族文化,開設50多種民族文化和民間工藝特色專業,造就一大批文化傳承者: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中等和高等職業院校共開設各類民族文化和民間工藝特色專業50多種,培養了一大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繼承人和傳播基地,在發展各民族傳統文化和民間技藝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十年間,職業教育在主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適應需要過程中,不斷改革創新,采取有力措施,推進事業發展:一是確立“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方針;二是搭建技術技能人才成長“立交橋”;三是完善產教結合機制;四是創新工學結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五是建立健全資助與免學費制度;六是加大基礎能力建設力度;七是強化“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八是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九是開展綜合改革實驗和配套改革試點;十是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
總之,這十年,是我國職業教育波瀾壯闊,不斷進取,快速發展的十年;是探索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發展道路,不斷創新的十年;是推動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做出重大貢獻的十年!
《報告》在肯定職業教育發展成就的同時,也正視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政府職責履行不到位、政策落實機制不健全;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積極性沒有調動起來,校企合作缺乏長效機制;職業教育自身吸引力仍有待加強等。同時,職業教育也面臨著諸多挑戰: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對職業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綠色經濟引發的技術變革、職業變革對職業教育將產生直接影響;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要求職業教育在人力資源再開發上承擔起更重要的使命;人的終身發展需求對職業教育形式、途徑、范圍、內容與目標提出了新的挑戰;新農村建設迫切需要職業教育為其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報告》在對十年歷史總結分析基礎上,對中國職業教育未來發展勾畫了清晰的輪廓:職業教育戰略地位更加突出,職教體系日臻完善,提高質量成為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人人享有優質職業教育資源將成為可期待的現實,國家制度更加健全,以人為本、服務人的全面發展能力持續提升,服務“三農”能力不斷增強,國際化水平不斷提高。
報告從編寫到呈現的方式上,突出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回顧十年,展望十年,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看職教,突出“高”字。二是展示成績,正視問題,突出“亮”字。報告回顧了職教十年發展歷程,總結了成就和貢獻,分析了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并對未來進行了展望。在肯定成就的同時,不回避問題;三是面向社會,兼顧各方,突出“公”字。報告給社會呈現出了職教十年都做了什么,是怎么做的,效果如何,還有哪些沒有做到,未來在哪些方面需加強等。四是事實說話,數據說話,突出“信”字。報告在總結分析的基礎上,主要以數據、事實、案例等形式呈現,通過國際比較、縱向橫向比較等,從多維度展示中國職教十年。
來自地方職業教育研究機構、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行業協會、企業、職業院校、10余家新聞媒體代表共60余人參加了會議。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廣告合作 - 網站介紹 - 聯系我們 - 獵頭服務 - 防騙手冊 - | |||
Copyright @ 2020ShuoBo114.com All Right Reserved 碩博人才網 版權所有 第一域名:www.shuobo114.com第二域名:www.hnhyjq.com 碩博人才網是提供人才、招聘服務的人才招聘網站,是國內知名人才招聘品牌,信譽保證。并提供招聘會信息、人才市場信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