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合肥10月30日電(記者蔡敏、楊丁淼)近期連續曝出的幼兒園教師向兒童施暴事件,引發中國社會深刻反思幼兒教育事業亟需更多關愛,加大扶持填補幼教資源空缺,改變學前教育觀念,甚至引虐童罪入刑法等呼聲漸高。
近日,山西女童被老師“打70多個巴掌”的事件尚未平息,又傳出浙江溫嶺女教師將孩子“揪耳朵離地”“扔入垃圾桶”等照片。接連兩起虐童事件讓中國社會憂心忡忡。
在安徽省合肥市一所幼兒園門口,孩子家長杜松康告訴記者,自己平時在外地上班,孩子由爺爺、奶奶照看,但是最近的事件讓他決定每個周末回來看看孩子。
杜松康說:“網絡曝光的是我們能看到的,孩子太小不會表達,想到可能還有一些我們看不到的罪惡正在發生,不由地感到后怕。”
合肥市金星幼兒園園長李華表示,此類事件發生,首先是師德教育的缺失。這一點上教育主管部門的督查、幼兒園管理者的責任心至關重要。
“園長如果從老師入職到教學過程中的考查嚴格把關的話,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干這項工作,‘愛孩子’是前提,而這種愛是能夠在日常教學中看出來的,對孩子的熱情回應,給孩子的擁抱……這些細節,都可以掌握一個老師的品行。目前很多投資集團看中了幼教市場這塊大蛋糕開始辦幼兒園,但對師德培養難免參差不齊。”李華說。
虐童事件更引發人們反思中國公共幼教資源的匱乏。
山西太原涉事幼兒園沒有辦學資質,溫嶺幼兒園的虐童教師沒有教師資格證。在中國,目前這樣的“黑戶”幼兒園和“無證上崗”的教師不在少數。一邊是民辦幼兒園爆發式增長下管理不到位,另一邊是公辦幼兒園供不應求的無奈格局。
隨機采訪中國幼兒的家長,絕大多數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公辦幼兒園,因為它經費充足、硬件好、師資條件好。但是把孩子送進數量有限的公辦幼兒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位長期從事幼教工作、不愿提及姓名的人士告訴記者,在很多民辦幼兒園,老師沒有編制,前幾年連勞動合同都不簽,說被開除就被開除。相當一部分人每月工資只有一千多元,甚至還沒有保姆收入高。
“目前,幼師可以說是最需要人才卻最留不住人才的崗位,要求老師會彈、會跳、會寫、會畫,但是收入卻和付出不成正比,長此以往,越是有能力的人越不會在這個領域干很久。園方招人標準也只能隨之降低。”她說。
長期關注留守兒童研究的安徽省知名社會學家王開玉指出,尤其是進城務工人員的隨遷子女和留守兒童的入園需求無法得到滿足,他們中很多人都在“黑戶”幼兒園上學。
“如果教育資源長期得不到平衡,行政監管經常缺位,法制的陽光照射不到,缺少教育公平的幼教體系內就有可能產生虐童行為。”王開玉說。
還有輿論指出,一些虐童現象的產生也反映出應試教育指揮棒下,中國學前教育過于功利。
據了解,山西老師“打70多個耳光”的直接原因竟只是孩子做不出一道算術題。在中國家長“不能輸在起跑線”的情緒下,農村地區中小學體罰現象更為普遍,有的家長依然信奉“不打不成才”的荒誕邏輯,甚至囑咐老師,“孩子不聽話就打,都是為了孩子好”。
幼兒園學小學的東西,小學上中學的課……超前教育受到家長們的追捧也是幼兒園出現體罰現象的溫床。
王開玉認為,中國學前教育必須盡早擺脫“應試”影響,加強對生命尊重和敬畏的教育。同時加強師德建設,并從職業規范、法律與制度層面解決幼師隊伍的建設和管理問題,政府則要加大投入,保障和提高幼師的收入待遇。
此外,據了解,中國禁止虐待兒童的法律規定很多,但是對于什么是虐待兒童法律定性卻不清晰,很多人不知道虐待兒童的邊界。
法律界人士呼吁,中國刑法應盡快增設獨立的虐待兒童罪罪名,放寬虐待兒童的入罪標準,將沒有造成死傷但是性質惡劣的虐童行為予以犯罪化。
“如何盡快從過失中深刻反思,并找到發展的動力和方向才能回應人們的質疑和期待。”王開玉說。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廣告合作 - 網站介紹 - 聯系我們 - 獵頭服務 - 防騙手冊 - | |||
Copyright @ 2020ShuoBo114.com All Right Reserved 碩博人才網 版權所有 第一域名:www.shuobo114.com第二域名:www.hnhyjq.com 碩博人才網是提供人才、招聘服務的人才招聘網站,是國內知名人才招聘品牌,信譽保證。并提供招聘會信息、人才市場信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