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躍新作(新華社發)
新華網北京12月17日電(記者 李舒 趙琬微 王曉潔)距離2012年12月21日不到一周的時間了,這個謠傳中瑪雅人預言的“世界末日”又成炒作焦點。從淘寶商家的“末日用品”到房地產商的“末日抵押”,從旅行社利用“末日”大肆促銷到邪教利用“末日”騙人斂財,從無知者的恐慌搶購、無度揮霍到白領精英們的抵押捐贈、娛樂傳播……盡管中外專家不斷辟謠,這個荒誕不經的預言還是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帶來了真實而嚴重的后果。誰在推動炒作“末日謠言”,誰在這場“謠言游戲”中受傷害,面對“末日”我們該反思什么?“新華視點”記者對此進行了追蹤。
“這不是最后一次末日”
“太陽活動異常,地球內部的能量平衡系統面臨崩潰,瑪雅人的預言即將實現,人類將遭遇滅頂之災,各國政府已經聯手開始秘密制造方舟,希望能躲過這一浩劫……”眼下正在熱映的電影《2012(3D)版》所反映的全球災難,很多人相信會在現實中發生。
南京退休的高級工程師蔣某將房產抵押,并舉債7萬元,準備在“末日”來臨前捐贈;遼寧大連市沙河口區馬欄街道蘭青社區的王大爺因為相信“末日”即將來臨,不控制飲食,導致糖尿病情惡化送醫院急救。
在互聯網上,“末日說”成了最流行的話題之一。百度貼吧出現了“世界末日吧”,有人發表“我老家開始發救急包了”“江蘇出現了三個太陽”等帖子,其中關于“12月21日黑暗降臨后,地球將會有連續3天的黑夜”的“變種版末日謠言”最為流行,導致市民搶購蠟燭和火柴,四川省隆昌縣、雙流縣,湖北公安縣,以及長春等多地白蠟燭脫銷。
為“救急避災”,北京網民張蕭書網購了全套的救生裝備,他告訴記者:“很不錯的東西,很實用,多點準備總不是壞事。”“我嚴重懷疑世界末日,但單位有一個退休老阿姨給了我一捆蠟燭,我覺得應該再囤點吃的。”家住北京市東城區的白領馬小姐說。上海天文臺佘山科普教育基地則不斷接到市民電話咨詢,問“末日來臨,是否需要搶購大米”。
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告訴記者,2012并不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末日猜想”,有關“世界末日”的謠言,迄今已有約200個版本。比較著名的如1891年摩門教世界末日、1910年哈雷彗星毀滅說、2000年千禧年危機等,都不同程度地引起公眾關注,較早的預言可追溯到公元970年3月25日,一些術士的末世預言引起西方長達30年的恐慌。如今,一波波“末日論”已經成為歷史上的娛樂事件付諸笑談。唯一可以肯定的是,2012年12月21日絕不是最后一次末日,甚至已經有人又提出了“4006年世界末日說”。
謠言盛行背后的推手?
事實上,針對“瑪雅人預言太陽紀結束地球毀滅”“極夜說”“地球磁極倒轉”“太陽風暴襲擊”等謠言,美國NASA官方網站、中國科學院、瑪雅人的后代等,從去年以來先后多次“辟謠”。但科學的聲音卻淹沒在商業化的浪潮中。
在精明的商家眼中,“末日”從來都不是一個傳說,而是一個噱頭和商機。在瘋狂的商業廣告推動下,“謠言”被不斷渲染放大。
“進入2012,全球各地災難來襲,當我們正在陪伴家人玩耍,當我們正在高速行駛,當我們……突然地震來了,突然火山來了,突然各種無情的災難來了,逃生工具不容忽視!”某逃生工具經銷商在其廣告語中寫道。
在淘寶網上,鍵入“世界末日”,便可以看到100頁以上的商品。其中,最搶手的竟然是一張“末日逃生船票”,已經售出了340件。“末日逃生船票”包括紙質船票,火車票,信封,船卡,還有《聯合國授權2012諾亞方舟登船資格證書》,消費者可以在票上定制姓名、性別、國籍、艙位類型、艙位號等個性信息。其他還有應急套裝和壓縮餅干等,可謂應有盡有。
在浙江義烏,民間發明者楊宗福正在加班加點地制作“諾亞方舟”。這種售價在150萬元到500萬元之間的逃生裝置,已經接受了26個預訂。他告訴記者,他本人并不相信“世界末日”的說法,自己設計制作的“諾亞方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逃生裝置。
“我從來沒有宣揚過末日說,但一些客戶相信這個說法,催著訂單在21日送到。這讓我很為難。”楊宗福說。
比起銷售“末日船票”和“逃生工具”,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末日旅游套餐和圖書銷售似乎更為赤裸和直接,“末日來臨前必須去的十大地方”“世界末日最佳逃生地”……一些旅行社調整傳統線路以迎合顧客對于“末日旅行”的要求;而《末日逃亡手冊》《末日地下生存手冊》等打著“末日”旗號出版的圖書也達幾十種。
除了商家的推波助瀾,邪教、犯罪分子等也借機生事、詐騙錢財。上海市公安局稱,12月5日7時至6日7時的一天內共接到25起借末日謠言騙錢的警情。據重慶、福建、四川、武漢等多地警方通報稱,因散布“末日謠言”,連日來已拘留50余人。在陜西,還出現了“全能神”的邪教組織,利用“末日說”非法聚集、上街散發宣傳資料,鼓吹“只有信教才能得救保平安”,借此斂財。
選擇11月下旬登陸全球院線的電影《2012(3D)版》,用一幀幀逼真的畫面放大了人們對災難慘烈程度的感受,同時也放大了謊言,讓一些人更加焦慮。社交網絡風行使每個擁有便攜設備的普通人成為“發布者”,復雜的傳播環境也讓謠言散布更快。
“我們中的很多人正在以娛樂心態傳播末日謠言,成為謠言的制造者和傳播者,而另一些人特別是缺乏識別能力的老年人和孩子,正因為你的行為受到傷害。”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人文學院新聞與科學傳播系教授李大光說。
謠言止于智者 反思不可或缺
對于盛行的末日傳說,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說,所謂的“世界末日”說根本不靠譜,但謠言為何盛行不衰卻值得反思,不如變“世界末日”為“世界反思日”,反思一下人類行為。
除了對不良商家和犯罪分子需要加強監管和打擊外。總有人受騙,說明中國百姓科學素養較低,沒法辨別謠言真偽,這和日本地震搶鹽、張悟本熱的時候搶購綠豆是一個道理。科普網站“果殼網”主編徐來認為,“謠言止于智者”,只有長期進行科普工作,才能夠真正讓大家擁有判斷力,抵御借機牟利的商業行為,否則在這次謠言不攻自破之后,還會不斷有新的“傳說”誕生。而應急救災知識及物資的儲備,無論對一個民族還是一個家庭,都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并非“末日”來了才需要。這方面的欠賬我們亟須補上。
12月10日,寧波一家文化創意公司通知員工20日、21日放“末日假”2天,發“600元末日遣散費”,希望員工與家人及最愛的人一起吃頓團圓飯,送份溫情的禮物。這一舉動引起社會熱議。公司總經理坦言,并不相信世界末日,只是深知“家庭對員工的重要性,希望給員工家人同樣的溫暖,傳遞正能量。”
有人相信“世界末日”,不僅僅是愚昧和迷信,許多相信謠言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特征:缺乏關愛。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指出,虛幻的末日想象,所映襯出的是一種真實的生存焦慮。小到孩子上學、老人看病和城市買房,大到環境惡化……在巨大的生活壓力下,我們距離家人、朋友和自我的內心越來越遠,這讓現代人感到無助、焦慮甚至恐懼,加劇了“末日感”。很多年輕人潛意識里將世界“末日”轉化為“娛樂和購物狂歡”,以此排解壓力、舒緩焦慮、尋找心靈依托。
“從社會心理的角度,每個人都需要一個末日的想象:假如末日真的來臨,我們將與誰陪伴?人生最珍貴的又是什么?不妨在12月21日那天,也和家人、朋友借‘世界末日’反思一下人生,這對我們的未來更重要。”夏學鑾說。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廣告合作 - 網站介紹 - 聯系我們 - 獵頭服務 - 防騙手冊 - | |||
Copyright @ 2020ShuoBo114.com All Right Reserved 碩博人才網 版權所有 第一域名:www.shuobo114.com第二域名:www.hnhyjq.com 碩博人才網是提供人才、招聘服務的人才招聘網站,是國內知名人才招聘品牌,信譽保證。并提供招聘會信息、人才市場信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