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離婚數量連續7年遞增,80后夫妻成“重災區”
原本是想在2013年1月4日(諧音一生一世)登記,給行將開始的婚姻生活博個好彩頭。沒想到領證4天后,80后小夫妻羅毅和徐冰(化名)就又再次走進余杭婚姻登記處,打算離婚。
昨天,杭州市民政局發布了2006年到2012年杭州登記離婚數據。數據顯示,從2006年杭州市婚姻登記管理系統完全建立至今,杭州的離婚對數已經連續7年遞增。而像羅毅夫婦這樣的80后小夫妻,成了杭城離婚的主力軍。
為什么離婚的夫妻越來越多?是愛情更脆弱了,還是更多人愿意打一場婚姻質量保衛戰?連日來,記者選擇了婚姻指導師眼里最具代表性的三代人:50后、70后、80后展開調查。
“一生一世”日領證,四天后就鬧離婚
杭州離婚數量連續7年遞增,80后夫妻成“重災區”
現象
羅毅(1986年生)和徐冰(1987年生)是一對熱戀了2年的80后小情侶。兩人都是余杭人,家境不錯,也都是獨生子女。
兩人雖然2012年底就辦了婚禮,但為了討個好彩頭,堅持等到2013年1月4日,才冒著大雪,去余杭婚姻登記處排長隊領了紅本本。
但沒想到領證不到5天,1月8日,他們又再次走進余杭婚姻登記處。好彩頭沒有給他們帶來好姻緣,這一次,兩人打算離婚。
“7日晚上我們吃了飯一起去散步,順便打算買點水果回家。我想吃蘋果,但他想吃香蕉,非得買香蕉不可。談戀愛的時候甜言蜜語,沒想到才登記3天,就變臉了。”性格強勢的徐冰滿腹委屈,在她看來這可不是幾個蘋果的事,而是羅毅根本不考慮自己的感受。
這也讓她聯想到了6日晚上,自己和婆婆因為生活瑣事發生口角時,羅毅毫不猶豫地站在了婆婆一邊。“既然他什么都聽他媽的,那他還要娶老婆干嘛?離了算了!”
因為自認在買水果的事情上有些理虧,羅毅一直沒吭聲,但當徐冰把矛頭指向他媽媽時,他忍不住了:“我媽生我養我,我不聽她的聽誰的?離就離!”
8日上午,兩個人黑著臉走進余杭婚姻登記處。
“家里知道你們要離婚的事嗎?”面對婚姻指導師的疑問,兩人滿不在乎地回答,“要家里知道干嘛?合則結、不合則離唄。”
但最終,在氣頭上的兩個年輕人還是在婚姻指導師的勸導下,答應回去再考慮考慮。
但選在世界示愛日(2012年12與12日)結婚的80后小夫妻陳桐和李婉,卻在今年1月6日堅定地決定結束為期不到一個月的婚姻。
“自從住到一起后,我們幾乎每天都在為各種瑣事吵架,價值觀和生活習慣實在是太不一致了。”兩人異口同聲表態:既然已經意識到這段婚姻是錯誤的,不如趁早了斷,不然以后更痛苦。
50后:壓抑了幾十年
終于盼得解脫
老董和陸清穿著樸素,看上去和在街上走過的普通夫婦無異。走進婚姻登記處時,他們表情平靜,兩人交流很友善,完全不像是來辦離婚手續的。
“結婚20多年,我們就吵了20多年。”陸清說,早些年,離婚在別人眼里是件丟人的事,輿論壓力特別大。而且孩子還小,得考慮女兒的感受,所以雖然痛苦,兩人還是一直苦苦捱著。
如今女兒已經結婚成家,有了外孫。“看我們痛苦,她也勸我們離婚,而且現在社會上對離婚也寬容了很多。”陸清說,雖然已經年近60,但兩人還是決定結束這段痛苦的婚姻。“既然這段婚姻是個錯誤,那不如彼此解脫,在晚年時彼此都有一點自由的空間。”
兩個人的離婚手續辦得很快,因為所有的事情都已經在多年的等待中商定清楚。而離完婚后,兩個人依然像朋友一樣離開婚登處。“畢竟有小輩在,以后過年過節我們還是會聚在一起過的。”
80后:閃婚閃離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根據民政部數據統計,從2004年至2011年,中國離婚率已經連續8年遞增。而對比2006年到2011年杭州離婚率數據(依次是1.6‰、1.8‰、2‰、2.1‰、2.2‰、2.2‰),我們發現6年來,杭州的離婚率同樣呈階梯遞增狀態。
是婚姻變得草率了嗎?在婚姻指導師看來,這更是一場婚姻質量的保衛戰。
“50后離婚率很低,但這并不代表他們的婚姻質量高。”婚姻指導師初陽說,他曾做過一個測驗,40位左右參與測驗的50后已婚人士中,有70%—80%并不滿意自己的婚姻。
“我們是為了你才不離婚的。”在不少70、80后少年印象里,這是父母曾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在傳統觀念的束縛以及孩子家庭的顧慮中,盡管他們并不滿意自己的婚姻質量,卻在家庭生活中淹沒了自我,在“隱忍”中苦捱一生。對于他們,如今的離婚是反復思考后的理性出路。
“我發現從70后開始,女性提出離婚的比例越來越高。”婚姻指導師李麗琴說,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發展和生活大環境的變動,女性對婚姻的依戀程度逐漸減少,婚姻觀和經濟更加獨立。傳統家庭生活對女性所要求的“忍”在她們的婚姻觀里逐漸退卻。“不可否認,當今社會上的誘惑更大,但同時也說明了60、70后對婚姻質量有了更明晰的要求。”
對于當下離婚的主力軍80后,婚姻指導師們則認為不少人都存在沖動離婚現象。
“他們在長輩的百般呵護下長大,他們是被關注的一代,為自己而活,相比婚姻,他們更愛自己。”李麗琴說,隨著婚姻觀念的轉變,80后把婚姻當成共同體,想追求雙贏,對婚姻質量的要求比70后更高,但同時他們又缺乏對婚姻和伴侶的寬容,這也讓離婚一詞更輕易地掛在了嘴上。
“在社會的不同階段,婚姻也會有自己很鮮明的時代烙印,處理婚姻的節點和方法也不盡相同。”李麗琴說,追求婚姻質量是社會進步的一種表現,但同時也要提醒80后,沖動離婚并不是追求婚姻質量的正確途徑,反而可能兩敗俱傷。
“匹配度就是指個體性格、個體人生及家庭狀況、個人人生觀、價值觀的認同度。”初陽說,個體性格包括對方的心理狀態,如果有極端性格或者心理尚未斷奶等,均需慎重考慮。而原生家庭和個人人生經歷則會對個人產生重要影響。“盡可能選擇差不多類型的家庭,這樣夫妻雙方的人生觀、價值觀會更一致。”
初陽說,曾有實驗表明,異性之間的吸引力僅有1000天左右。在此后的磨合過程中,雙方的差異越小,越容易磨合,也更容易保持保鮮度。
追求婚姻質量是一種進步
學會如何維系婚姻更關鍵
縱深
婚姻指導師吳敏強點評:
80后生活在物質環境更富裕的時代,而且都是獨生子女。他們相比50后、70后有了更強的自我意識,對婚姻質量要求更高,但寬容度下降。加上從小都被家長嬌生慣養,不少80后雖然成家但不當家,缺乏家庭責任感,不少夫妻并沒有學會兩個人共同來維護婚姻。同時,閃婚閃離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也成為離婚人數增加的原因之一。
70后:婚外情和孩子教育成解體導火索
黃志和劉萍沒有熬過七年之癢。
劉萍是會計,工作朝九晚五,性格顧家,黃志則是個銷售經理,身挑養家大計。兒子7歲,活潑可愛。這本是幸福的一家三口。
去年9月,兒子該上小學了,但在這個問題上夫妻翻了臉。“我就這一個寶貝兒子,我得從小就讓他接受最好的教育。”劉萍想讓兒子上貴族小學,每學期一萬多元學費。而黃志則主張在家門口上小學,“家里還需要換套大一點的房子,需要攢錢,而且在家門口上學還方便接送。”
昔日恩愛的夫妻,每天都要為此爭執不休。而問題也從去哪個小學升級到了劉萍埋怨黃志沒出息,不會掙錢。“跟著你真倒霉,連兒子都受罪。”最終,劉萍的這句話讓黃志摔門離去,婚姻也就此畫上句點。
與黃志和劉萍不同,方華和楊敏10年的婚姻則終結于第三者。
方華經商,而楊敏則是公務員。三年前,方華在一次飯局中認識了小憶。小憶年輕漂亮,方華很快經不住誘惑,發展起了地下情。
發現蛛絲馬跡后的楊敏毫不猶豫提出了離婚。
婚姻指導師李麗琴點評:
70年代的女性受教育程度相比傳統女性逐漸提高,經濟和婚姻觀也更為獨立。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和分工也更為重要,所以當女性在自己的底線受到挑戰或出現價值觀分歧時,比以往更容易提及離婚。
婚姻指導師初陽點評
因為傳統觀念的束縛及女性依戀程度相對較高,50后夫妻在離婚大軍中所站比例不高。即便性格不合、對方有外遇,通常的選擇還是“忍”。
但如今隨著社會寬容度的提高,經濟依賴的減弱,他們中的部分人也開始有勇氣結束自己并不幸福的婚姻,重新開始。和80后沖動離婚不同,他們的離婚往往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們離婚時雖然氣氛很平和友善,但通常都是鐵了心要離婚,幾乎沒有勸和的可能。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廣告合作 - 網站介紹 - 聯系我們 - 獵頭服務 - 防騙手冊 - | |||
Copyright @ 2020ShuoBo114.com All Right Reserved 碩博人才網 版權所有 第一域名:www.shuobo114.com第二域名:www.hnhyjq.com 碩博人才網是提供人才、招聘服務的人才招聘網站,是國內知名人才招聘品牌,信譽保證。并提供招聘會信息、人才市場信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