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普通,帶著鄉村教師常見的一口蹩腳的海南普通話,沒有得過什么表彰,沒有培養出清華北大的學生,也沒有舍身救學生的壯舉,從業34年依然是一名最基層的教師,一年的工資買不起縣城里的商品房的一間廁所。
這位鄉村教師把34年的青春與熱血全部奉獻給了至今仍無公路到達,只有摩托車與雙腳能去的大山里的家鄉。在窮鄉僻壤扎根34年,勤懇34年,堅守34年,他放棄無數次調往山外的機會,哪怕是讓他去當校長。
保亭離省會海口的距離只有200多公里,這位鄉村教師一生只到過海口兩次:上一次來時海南甚至都還未建省,此次前來省會是由縣里送他來海口接受記者的采訪。
這位鄉村教師每學期都挑著100多斤的課本,在九曲回腸又崎嶇艱險的山路疾走14公里。
這位鄉村教師的父親生病住院,他掏空所有的積蓄,卻只拿得出2000元錢……
他說:“我愛我的家鄉,我想為他作一點貢獻!
他說:“我也想過走出去過更好的生活,只是外面的人更不愿意來這里教書,如果我走了,這里的孩子將無書可讀,無學可上!
他叫王強,海南省保亭縣山區里一名普通鄉村教師,一名共產黨員。
這會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在?诘谝淮我娡鯊姷臅r候,盡管天氣很熱,他仍然穿著一件長袖襯衫,皮鞋看得出很舊,但是擦得很干凈,光亮如新。他還保持著他那個年代的人的一些習慣,例如把一支鋼筆別在胸前的口袋,只不過王強別的只是一支圓珠筆。
這是他第二次來?,他都記不清上一次來具體是哪一年,只記得那年海南尚未建省,那時的椰城還是一片平房,路口沒有一盞紅綠燈。
在這更久遠之前的1978年,王強高中畢業后就回到了養育他長大的家鄉——保亭縣什玲鎮水賢鄉,在水賢小學當了老師。1983年他得到了前往通什民族師范學校讀書的機會,兩年后畢業。他面臨了抉擇,是回到無水無電,教室還是茅草房的家鄉繼續當個也許一輩子都無法出頭的山村老師,還是到條件更好的鄉鎮小學去教書?如何選擇,當時看上去根本不用思考。
而且在那時,王強正和他后來的妻子——卓英蘭處在熱戀之中。早在1980年的時候,卓英蘭的父母便因為生活的諸多不便而搬出水賢村,遷入山下的八村生活,并一心希望卓英蘭能嫁到山外,過上城里人的生活,卓英蘭和她的父母一次又一次勸說王強下山教書。
王強卻讓所有人目瞪口呆,他選擇了留在山里。
“他不是不能走,而是不愿意走!痹谧坑⑻m看來,王強的堅守是因為對孩子的愛。她一勸王強下山,王強便對她說,如果連他這個本地人都覺得山里艱苦不愿在這教書的話,那就更不會有人愿意從外邊來這教書了。山里的條件雖然不好,但是附近兩個村里都有不少孩子,下山的路遠又不好走,大人都走一次怕一次,更何況是那些年幼的孩子呢?山里雨季河水大,一旦遇到下雨天,除了路面時不時的坍塌外,還有暴漲的溪水,怎么忍心看著這些孩子冒險下山求學?如果孩子們因為危險不去上學,那他們就會成為文盲,這兩個村一個是黎村一個是苗村,到時可能連普通話都不會說,耽誤一生呀。
王強說他當時所想的,只是“家鄉那么窮,我又有一點能力,當然要為它作一點貢獻,我希望家鄉能有一個更好的未來!蹦呐伦坑⑻m的父母因此而反對他們的交往,王強也義無反顧,而這一留,就是34年!耙苍S我的能力不足以讓家鄉翻天覆地的改變,但是一想到能為家鄉做一點事情我就很高興。”
是什么理想讓人甘于在荒山之上默默耕耘?是什么信仰讓人在貧苦之中斗志昂揚?又是什么堅守讓人在誘惑前堅挺脊梁?
為之夢想,為之奮斗,為之犧牲,王強用34年的生命去澆灌,至死不悔。
王東是王強的堂兄,也是王強唯一的同事,他在1983年跟隨王強成為了一名山村教師,堅持至今,是水賢村教學點僅有的兩名老師之一。王東不知不覺間也已經在村里干了29年的老師,他堅守的背后是王強的言傳身教。
“他常常私下和我談論,外地人來這教書待不住,往往待半年就走,平時上課還常常星期四就下山,星期二才回來。如果連我們都走了,那村子里的孩子就沒書讀。什么人來教他們認字說話?什么人來教他們明事理,辨是非?”
“他從未請過假,就算平日里有點感冒發燒的也是吃個藥忍一忍,沒有耽誤過孩子一天的課。”王東說,山里氣候多變,就算是土生土長的山里人稍不注意還是容易染上風寒,嚴重時會引發高燒,王強也不例外。每每王強感冒發燒時,王東總會勸王強好好休息下,不要去上課了,可王強總會說“老師少,我要再不去孩子們的功課就會被耽誤的,忍一忍就過去了”。
“忍一忍就過去了”,這是這些年王強“最愛”的口頭禪。王東說,這些年無論病了、身體不舒服,還是家中有事,王強都會堅持先給孩子上課,從未因為家里農忙抑或是身體不舒服向學校請過一天假,耽誤過一節課。
這漫長又艱辛的34年,對王強來說,也許只是“忍一忍就過去了”,也許他也從未想過,這34年,照亮的卻是無數山村兒童的未來:在他們原本閉塞蒙昧的世界里打開一扇窗,讓他們看見絢麗的彩虹高掛云端。
沒錯,教書育人,王強所做的工作再平凡不過,只不過是平凡之中那閃爍的光芒映照了一個人的平凡光輝。
雷鋒問自己,也問所有人:“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
王強用34年做了回答,他的回答就是這首用歲月與愛譜寫的生命之歌。
挑100斤書走14公里 一走就是20年
當地有一種叫做“石鱗”的魚,據說它們從不隨波逐流,而是喜歡逆流而上,與浪濤搏擊,又被叫做沖浪魚。
這是對路的選擇。
巴爾扎克在他的手杖上寫道:我將摧毀路上的一切障礙。
屈原說:“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將上下而求索!
這是對前行的路的堅定不移。
商報記者前往王強的山村,從保亭縣城驅車40分鐘才到達了什玲鎮八村鄉,這里距離目的地水賢村尚有7公里,而汽車已經無法再往前,因為再往前就沒有了公路,只有黃土鋪就的崎嶇山路,而且前日剛逢大雨,山路濕滑,連摩托車也望而卻步。
商報記者一行只能選擇步行上山,早上9時出發,臨近11時半才抵達。這個山村的偏僻不得不令人嘆為觀止。水賢村和附近的什東村,是保亭最后兩個沒有通公路的農村,當年蓋房子的材料是讓人挑上山來,手機在這里找不到一格信號。村里一些村民的電視機壞了,但是因維修不便而一直閑置在家。村民們曾連續三年中秋節沒有吃上月餅,因為那三年每逢中秋節就風雨大作,導致山路一星期,甚至一個月都不通,根本沒法下山買月餅,下去了也上不來。
這就是王強堅守34年的地方,山明水秀又山險水惡。只有去了才知道堅守于此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毅力。
山路難行。商報記者上山的路上沿路都是爛泥與山石,路線九轉十八彎,中途已有人喊邁不動步子,同行的許多人隔天起床后雙腳猶如針刺。
而2001年前這里甚至連黃土鋪的路都沒有,有的只是層層險阻山間小道,而如今7公里的路程,那時要走14公里。
2001年前,王強就在這山間小道上,挑著100多斤的課本一次又一次挑戰這崎嶇的14公里。每學期開學,王強都要到保亭縣城的新華書店購買本學期的課本,再搭車回到八村。14公里的攀登,他需要的時間大概是3個小時,常常是一大早出門,直到夜間才能回到家。
路上有一條很寬的河,平時倒沒什么,水不深,一趟即過。但是遇到途中下雨的時候,不但山路極其難走,還有隨時坍塌的危險,河水更是暴漲至五六米深。王強只能把書放下,用芭蕉葉遮蓋起來,先等一陣。如果雨還是不停,就只能自己先游回村里,第二天再回來取。然而即便是不用帶書,想渡過暴漲的河水也必須緊抓著樹藤過去,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大水沖走。
這樣挑百斤書走14公里山路,他一直持續了將近20年,直到2001年山里鋪了黃土路后,可以行駛摩托車才結束。沒人知道在蒼茫的月色下,挑書前行的王路會想到些什么,甚至連他自己都已忘記。會不會體味著孤獨?會不會感到失落?抑或是對學童的笑容充滿期待?
只有一件事是肯定的,那個孤獨的背影始終奔行在自己的路上,即便是有猶疑,有退縮,有害怕,他也從沒有將肩上的擔子棄之不顧,哪怕暫時擱下,也會重新拾起上路,自他選擇這條路始,他就決定要摧毀一切障礙。
在這個世界上,終究還有像他一樣的人,將苦難扛在身上大步向前,為的卻不是自己,而是為了一群蓬勃的力量。
每逢刮風下雨,兩位王老師都要接送孩子過河
水賢教學點一共就五間房子——一間辦公室,一間雜物房,還有三間教室。教室狹小,桌椅已是滿目瘡痍,粉筆就算只有指甲蓋大小也要用,黑板擦只是一塊破布。教室前有一塊活動場地,原來還有兩個用木頭和木板自制而成的籃球架,兩三年前已經損壞,活動場地上只剩雜草叢生。孩子們體育課的內容只能是排隊列和做游戲,因為沒資料,也沒人教,兩個老師連廣播操都不會。教學點原來有一臺舊電腦,后來因為山區電壓不穩燒壞了。
教學點設有學前班、一年級、二年級共3個班,全校共有25名學生。工作量非常大,王強常常是身兼數職,既充當語文老師、數學老師,還要扮演好體育老師和音樂老師的角色,平均一天下來,一位老師要上六節課。最麻煩的是學前班剛入學時,因為黎村苗村平時一般不講普通話,王強教課的時候要先用普通話念一遍課文,再用黎語苗語各自解釋一遍,有時甚至還要用海南話。
在這一無所有,又夾雜不清的地方,你能期望獲得什么?錢色名利?一切世俗的欲望與此地無關,這里有的,只是希望!
教室里掛著一幅勵志語:對生活我們充滿希望,對未來我們抱有理想,正是理想與希望激勵我們共同遠航。
王強說:“我不期待他們能考上大學,我只是希望知識能改變他們的命運,能改變他們對生活的看法,讓他們對未來抱有希望,這就是我的成功了!痹谒磥,山村的學生學習往往毫無目的性,家長也認為認認字就可以了,認識不到學習的重要性。為此,他對學生投入了他能給予的最大的關愛,毫無保留。
36歲的李文肖和愛人鐘秀瓊、兒子李清、女兒李春婷一家四口人都是王強老師的學生。
當年,李文肖上學時,令他印象深刻的是,教學點的校舍還是茅草房,每逢下雨天,王強老師便時刻準備材料修補校舍,小時候他們有些學生沒錢交學費,也是王強老師從自己的十多元錢月工資中拿出一部分錢幫他們墊付學費,才使他們能繼續讀書上學。
升到保亭中學后,從山里來的李文肖碰到一些社會青年將他身上僅有的幾元錢搶奪而去。而他因為這次事件受到驚嚇,在學校都沒請假就跑回家,此后便不想再去上學。
有一天王強老師去學生家家訪,在村里遇到本該在學校上課的李文肖很是意外,為了弄清楚原因,王強老師就直接上他家來詢問他為何不上學。了解事情原委之后,王強老師一方面幫著消除他的恐懼心理,另一方面又不斷的向他強調上學的重要性,喚起他重回學校上學的意念。
隨后,李文肖回到保亭中學后,得知王強老師又通過他的關系找到在保亭中學任教的同學,托付他們幫忙關照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令李文肖甚是感動。那時候,沒有電話也沒有車,下山的路更沒有修,村里人要下山需要跋山涉水走14公里的山路,可即便下山如此困難,王強老師依舊為了他的事奔波于山上山下。正是在王強老師的關心照顧下,李文肖讀完了中學。現如今,李文肖已經是什東村的一名副村長了。
什東村距離學校1公里,中間有兩條小溪隔開,學生每天都要徒步經兩條小溪再到學校。10歲的李芳是二年級的學生,她說遇到秋季雨水季節時,小溪里的水暴漲,湍急的河水嚇得她們都不敢過河上學,有時候父母會接送他們過河,可有時候父母到山里忙農活,趕不及接送他們過河,有些人甚至因為這樣而不來上學。
王強就會在每次下雨的時候,來到河邊等候他的學生們,手把手的牽著他們過河,甚至是背著他們過河。有時候遇到河水太深,無法過河時,王強老師就會把他們接到自己家里,給他們做飯吃,待到風雨停息,才把他們送回家。
7歲的李春婷說,下雨天她最怕上學路上緊挨著學校的那條小溪,河里的石頭很滑,一下雨水流又急,她不敢過河,王老師也不準她們獨自過河。通常王老師都會在河邊等他們過河,如果沒見到老師,他們就在河邊等,因為王老師和他們說過只要下雨天一定會接送他們過河。李清有些靦腆地說道:“我們都很喜歡王強老師,他對我們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好!
“我會一直教到教不動的那天為止”
王強不愛喝酒,平時也是盡量不喝,只是一碰上家訪就非喝不可了。家訪通常是晚上進行,一進門就會被熱情的村民拉上喝兩杯,不跟他們喝他們還不跟你配合,加之當地所釀的酒“后坐力”十足,一不小心就被“放倒”在村民家中無法回來。
卓英蘭記得,有一天傍晚王強和她說去家訪,結果很晚了仍不見他回來,她當時急得就如熱鍋上的螞蟻,擔心王強家訪發生了什么意外。于是,她急忙挨家挨戶的去找,才發現他只是被灌醉在村民家中。
在婚后的日子里,家與學校是王強兩點一線的生活軌跡。在王強的日歷中沒有“節假日”“雙休日”,學校的工作耗費了他大量的精力,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的他將自己的大量時間留給了學生,卻很少有時間與妻子、孩子呆在一起,以至家里的一切家務都由妻子一人包攬。
卓英蘭每天除種植檳榔外,還要忙于喂豬鴨等繁瑣的家務,有時還要幫著王強一塊忙學校里的事情。“有一次,我們孩子生病了,他忙著學校的事都沒時間帶孩子去醫院檢查。”卓英蘭也只能無可奈何。
不只是學校的事,王強對其他人的事情同樣很熱心,學生繳不上學費他會代為墊付,至于還不還則毫不在意,遇上別人家蓋房子,只要有時間,就會去幫幫忙。但他卻從不愿意麻煩別人,他騎摩托車的技術不佳,不能騎車下山,本可以叫別人載他下去,但是他卻從來都是自己步行下山,哪怕是他的弟弟他也不愿打擾。
他的弟弟,村長王斌說:“他從小就熱心,小時候下山讀書,每次回來的時候都會自己挑一擔柴回來!贝饲巴醣蠛图胰艘粯硬焕斫馔鯊姙楹伟装追艞壸叱龃笊降臋C會,以致現在的生活如此困難:“去年我爸生病,全家人湊錢治病,結果他掏空積蓄只拿得出2000塊。”不過如今卻真的佩服他,王斌說:“他幾乎對自己的一切都毫不在乎,至今吃的還是白飯加咸菜,而對別人的事卻非常熱心。”正因為這樣,王強在兩個村中都享有崇高的聲望,“別人蓋新房、結婚時請客吃飯,請帖第一個寫的就是他的名字,我是村長,但村里要辦大小事情,我都必須問過他的意見才能實行。”
王強接下來的打算是和王東一起捐出3畝地,蓋新的教室,因為舊教室已經太老舊,地處斜坡存在不小的安全隱患,只是建房所需的20萬元讓他頗有點無計可施,他希望能夠得到來自社會的幫助。至于往后的生活,“還是會一直教下去。”他說?墒54歲的他已經接近退休年齡,退休后怎么辦?
“如果沒有人來教這些孩子的話,我就一直教下去,直到教不動的那天為止。”王強的語氣堅定如鐵。
王強這樣說
如果沒有人來教這些孩子的話,我就一直教下去,直到教不動的那天為止。
家鄉那么窮,我又有一點能力,當然要為它做一點貢獻,我希望家鄉能有一個更好未來。
我不期待他們能考上大學,我只是希望知識能改變他們的命運,能改變他們對生活的看法,讓他們對未來抱有希望,這就是我的成功了。
后記
34年,人生最壯美的時光,你會用來做什么?
有人用34年鋪就黃金之路,營造了一生享受的奢華生活;
有人用34年造就出人頭地之路,享受取之不盡的榮華富貴;
有人漫無目的地虛度年華、消費人生,在這世界上不留一絲痕跡。
有人則用34年的時光守望理想,默默譜寫一首不為人知,平凡卻瑰麗絕倫的人生之歌。
面對著王強,我們感受著這個普通的鄉村教師所散發出來的人格魅力——這種魅力彌足珍貴,足以讓我們反思自己的人生和對理想的追求,尋找自己心靈的家園。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它,給予我們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他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已經把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這個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
王強,這位保亭山區里普通的鄉村教師,一個最基層的共產黨員,用自己34年對信仰和理想的堅守,完美地踐行了保爾·柯察金這段歷久而仍熠熠生輝的格言。
對于王強來說,最壯美的事業就是:守護和教育山里的孩子們,用知識滋潤他們的心靈,改變他們的命運,讓他們告別父輩面朝大山的生活,走出大山,走出美麗人生。
是的,這些學生們都是他的孩子,一個也不能少。商報首席記者 張越 記者 陳亮嘉 王蓓蓓 發自保亭 ? 李雪冬/圖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廣告合作 - 網站介紹 - 聯系我們 - 獵頭服務 - 防騙手冊 - | |||
Copyright @ 2020ShuoBo114.com All Right Reserved 碩博人才網 版權所有 第一域名:www.shuobo114.com第二域名:www.hnhyjq.com 碩博人才網是提供人才、招聘服務的人才招聘網站,是國內知名人才招聘品牌,信譽保證。并提供招聘會信息、人才市場信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