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陜西省西安市總工會、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聯合印發《關于全面開展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的實施意見》和《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規則》,這標志著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在該市市區兩級全面推行。
據了解,2019年底,西安市被全國總工會和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為勞動爭議多元化解機制建設試點城市,西安市及新城、碑林、蓮湖等8個區展開試點工作。市區兩級工會和法院共同搭建調解室平臺、建立工作機制、組建調解員隊伍、爭取有力保障,基本實現了資源整合、信息共享、調訴銜接、工作融合的試點目標。其間,市區兩級訴調對接工作室共受理案件1405件,調解結案1397件,其中調解成功222件。
“試點在柔性化解勞動爭議的同時,實現高效‘案結事了’,形成法院、工會齊抓共建的工作格局。”西安市總相關負責人表示。
隨著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全面推行,該市及其所屬區縣工會、人民法院將建立季度溝通協調例會制度,就案件調解,工作規范,調解員管理培訓、考核獎懲,以及重大風險預防化解等方面進行信息交流反饋;法院和工會在法院訴訟服務中心聯合掛牌設立勞動爭議委派委托調解工作室,工作室成員由法院指派人員及工會指派的聯絡員和調解員組成;規范勞動爭議訴前調解和司法訴訟之間的程序銜接,逐步建立健全標準統一、銜接順暢的勞動爭議處理新規則、新制度。
在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機制下,4類勞動爭議可由法院委派、委托工會組織進行調解:當事人申請由工會組織調解的勞動爭議;群體性勞動爭議;重大、敏感、疑難的勞動爭議;其他適合工會組織參與調解的勞動爭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