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創建和諧勞動關系企業重要基礎工作的勞動關系協調員人才建設工作,正在天津市深入進行中。據天津市和西青區人社部門介紹,天津市早在2016年就將勞動關系調解員隊伍建設和創建和諧勞動關系企業掛鉤,確定每個企業都必須有一名勞動關系協調員持證上崗。目前僅西青區人社局統計,該區已對12000多人進行了勞動關系協調員課程培訓,其中取得職業資格證書者達8000多人。以競賽促人才培養,增強其在企業中調解勞資矛盾解決糾紛的能力。近日天津市首次舉辦天津市勞動關系協調員職業技能競賽。據了解,類似的以理論實景問答式的職業能力競賽在全國各省市技能競賽尚屬首次,獲得第一名者將有望獲得“天津市技術能手”“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等稱號。
多措施促進人才培養
為企業化解勞動糾紛
據天津市人社局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作為國家職業資格的勞動關系協調員,其職能主要是指從事宣傳和監督勞動保障法律實施、管理勞動合同、參與集體協商、促進勞資溝通、預防與處理勞動爭議等協調勞動關系的專業工作人員。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該職業人才建設,2016年天津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實施意見》,提出加強調解員隊伍建設,推進“調解員萬人培訓計劃”,實行調解員持國家勞動關系協調員職業資格證、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員證“雙證”上崗制度。同年由天津市人力社保局、 市總工會 、市國資委、市企業聯合會/市企業家協會、 市工商聯5部門出臺的《天津市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園區)創建活動實施辦法》中,明確規定用人單位申報區級和諧企業,應具備的條件包括:有1名以上取得國家勞動關系協調員(師)職業資格證書或天津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員證書的調解人員。此外在經過市場調研基礎上,在《天津市市場緊缺職業需求程度及補貼標準目錄》中規定。對培訓勞動關系協調員的學校給予經費補貼。這些政策上的安排對推動我市勞動關系協調員人才建設起到了重要作用。
“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是一項很重要工作,抓好這項工作小到可以使企業有一個融洽的勞資關系,保證企業發展。大到可以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對這樣一項重要工作首先要抓什么呢?我們西青人社局的做法就是抓人才建設,就是抓住國家勞動關系協調員培訓這個龍頭。”西青區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全球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化,針對當前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出現的各種勞資糾紛,西青區人社局近幾年來多次圍繞勞動關系協調員職能發揮作用展開調研,調研中發現當前勞動者維權意識不斷提高,勞動關系呈現出相對復雜化趨勢,明顯呈現出勞動關系協調員的能力與當前形勢存在差距。針對這種情況,西青區人社局出臺多種措施加快勞動關系協調員的培養,他們支持協助區域內的天津中仕職業培訓學校開展大規模的培訓,到目前已培訓12000多人,其中8000多人拿下國家勞動關系協調員等級資格證書。在抓好培訓的同時,西青人社局采取以競賽促人才培養,提高勞動關系協調員掌握法律法規水平,增強現場調解勞動糾紛能力。去年西青區人社局首次舉辦西青區勞動關系協調員職業競賽。競賽吸引了近80家企業、500余名勞動關系協調人員參與,日本獨資、意大利合資等多個國際企業參賽。開辟了管理崗位職業技能比賽的先例,彌補了職業技能該領域比拼的空白,提高勞動關系協調從業人員的業務水平,增強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突出了勞動關系協調員作為管理崗職業在穩定企業關系和營造和諧社會環境中的重要作用,促進其在和諧穩定勞動關系的建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據了解,由于天津市重視國家勞動關系協調員的培養,使他們的工作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在天津市許多企業里都能看到他們宣傳法律法規,解決勞動糾紛忙碌的身影。單洪偉是中國大冢制藥有限公司勞動關系協調員。他從企業規章制度制定開始,圍繞發展和諧勞動關系的目標,以改善勞動關系、提高職工工資等為重點積極參與,確保出臺的企業規章制度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他積極督促企業定期組織開展《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政策宣傳。為做好勞動糾紛預控工作,他參與對可能引發矛盾的問題建立企業快報制度,及時化解糾紛,對存在爭議的問題,提前進行調解,讓矛盾還在萌芽階段就得到妥善解決,通過申報綜合工時和不定時工時,解決企業生產用工問題的同時,保證員工利益不受損失。每年他和公司工會對企業困難職工、大病、重病和殘疾職工進行慰問,逢年過節更是與公司領導一同對以上人員進行走訪和慰問,建立健全公司醫療保險補充保險政策,為員工和企業保駕護航。由于他的努力工作自2018年至今公司未發生勞動保障違法違規行為。
競賽報名截止到9月10日
優勝者可獲“五一勞動獎章”等稱號
本次由天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西青區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第二屆“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賽——天津市勞動關系協調員職業技能競賽,是天津市首次舉辦該職業的技能競賽,是對天津市勞動關系協調員工作能力的一次檢閱,它代表了天津市勞動關系協調員人才建設工作向更高水平發展。天津人社局相關部門負責人談到。他希望廣大職工和相關人士踴躍參加,報名截止到9月10日。報名方式均采用網上報名:PC端:參賽選手可在電腦瀏覽器登錄競賽官網“渤海技能線上學習平臺”進行報名(地址:https://www.bohaiskills.com)。手機端:微信搜索“渤海技能”、“西青人社”等公眾號進行報名。這位負責人還就這次(競賽)的相關問題給予了解答。
此次競賽的組織機構
本次競賽為市級一類競賽。由天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西青區人民政府主辦,西青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承辦,天津市中仕眾創空間有限公司(渤海技能數字資源中心)提供技術支持。成立競賽組委會,下設辦公室和技術工作小組。辦公室設在市人社局,負責競賽綜合組織協調等工作。技術工作小組設在西青區人社局,負責競賽具體組織實施工作。
競賽項目和參賽對象
(一)競賽項目
本次競賽設勞動關系協調員一個競賽項目,為單人賽。
(二)參賽對象
1.2021年8月20日前年滿16周歲、法定退休年齡以內的,天津市企業在職職工(天津參保)或具有天津戶籍的其他人員;2.天津市職業院校、普通高校全日制畢業學年學生。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不得以選手身份參賽。不符合參賽條件的,一經查出,取消參賽資格。
競賽內容
競賽標準按照國家職業技能標準二級及以上相關要求確定競賽標準,編制技術工作文件。題目結合后疫情時代下和諧勞動關系實際應用中的重點、熱點、難點,以情景模擬分析、個人特色觀點展示等方式,立體化、多樣化考核選手理論知識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
競賽試題由競賽組委會組織有關專家統一命制,競賽決賽階段按照全國技能大賽相關要求,采用模塊化、結構化模式命制,其中理論知識不超過整體考核內容的30%。
競賽報名
(一)報名時間
報名截止日期為9月10日24:00。
(二)報名方式
網上報名。PC端:參賽選手可在電腦瀏覽器登錄競賽官網“渤海技能線上學習平臺”進行報名(地址:https://www.bohaiskills.com)。手機端:微信搜索“渤海技能”、“西青人社”等公眾號進行報名。
(三)報名材料
1.基本信息材料(所有參賽選手必備)
(1)身份證正反面照片;
(2)近期1.5寸藍底證件電子版照片;
(3)參賽選手本人手持身份證頭像照或上半身照片。
2.企業在職職工報名材料
(1)企業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蓋公章);
(2)企業推薦信(蓋公章);
(3)社會保險繳費證明。
3.學生報名資料
“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下載的在校學籍證明。
4.補充材料
已取得相關職業資格或技能等級的,需填寫證書信息。
競賽過程具體安排
本次競賽設初賽、復賽、半決賽、決賽四個環節,各環節采取入圍制,獨立計分不累積,每個環節入圍資格按上一環節分數從高到低順序,進行選拔,每個環節名單確定后在競賽官網進行公示。整個競賽時間從2021年9月1日—11月初。
競賽獎勵
取得競賽第1名的職工選手,可按規定向天津市人社局申報“天津市技術能手”、向市總工會申報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稱號;取得競賽項目前3名的女職工選手,可按規定向市婦聯申報天津市“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以上榮譽因競賽獲獎不重復享受。競賽前10名選手可按規定晉升職業技能等級。其他獎勵按有關規定執行。
競賽前100名的選手,可獲得由天津市勞動關系協調三方會議辦公室授予的“金牌勞動關系協調員”,若因前100名選手中有不符合企業在職職工身份的,將由后續名次選手遞補產生。對成績突出的單位授予優秀報送單位獎。
已獲得“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海河工匠”或“天津市技術能手”等國家級、市級技能領域榮譽稱號的人員,及在2019年和2020年國家級一類大賽獲得前5名(雙人賽項前3名,三人賽項前2名)、國家級二類競賽獲得前3名(雙人賽項前2名,三人賽項第1名)且為職工身份的人員,符合相關規定的,可參加本競賽,但獲得名次后不享受相應競賽獎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