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航空大學
所在地區:江西省 / 南昌市 更新時間:2011-10-24
- 性質:普通本科院校
- 行業:院校/高等教育
- 注冊:未填寫
- 規模:1000-9999人
- 所在地區:江西省 / 南昌市
- 添加時間:2011-10-24
招聘職位 |
招聘人數 |
工作地區 |
學歷要求 |
刷新日期 |
截至日期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13人 |
江西省 / 南昌市 |
碩士 |
2011-10-24 |
2012-10-23 |
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
|
8人 |
江西省 / 南昌市 |
碩士 |
2011-10-24 |
2012-10-23 |
航空制造工程學院
|
7人 |
江西省 / 南昌市 |
碩士 |
2011-10-24 |
2012-10-23 |
簡介
南昌航空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理文管經法教藝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學校創建于1952年,是全國首批具有學士學位授予權單位。1985年開始培養碩士研究生,1990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先后隸屬于航空工業部、航空航天工業部、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1999年開始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是江西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的具有鮮明航空、國防特色的高等學校。
學校位于有著“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美譽的英雄城——南昌。校園環境優美,擁有前湖校區和上海路校區2個校區,占地面積3000余畝,校舍建筑面積90多萬平方米,F有全日制在校生26000余人,擁有教學、科研設備28000多臺套,儀器設備總值約2.24億元。圖書館紙質藏書170多萬冊,電子圖書2萬GB,中外文期刊2500多種,建立了國內外電子文獻資料數據庫20個。體育活動場地面積12.4萬平方米。
學校現有教職工2000余人,專任教師1200余人,其中教授170多人、副教授370多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3%;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00多人、碩士學位的教師760多人,約占專任教師總數的84%;博士生導師20人,碩士生導師400人;有雙職雙聘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30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全國優秀教師7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全國模范教師暨全國高校優秀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1人;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1人;江西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1人,江西省哲學社會科學科研學術骨干2人,江西省主要學科學術和技術帶頭人2人,省(部)級學科帶頭人52人,省(部)級中青年骨干教師81人;“井岡學者”1人,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層次人選34人,江西省“贛鄱英才555工程”人選10人,江西省教學名師18人。
學校有工學、理學、文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等8大學科門類,分設22個學院,54個本科專業。具有1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覆蓋56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并具有14個工程碩士領域和同等學歷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同時,還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湖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聯合培養博士生。學校被列為博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預測單位,具有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資格,擁有“江西省測試技術與控制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學校秉持“日新自強、知行合一”的校訓,始終堅持“育人為本,質量立校,特色發展,人才強校,開放辦學”的辦學理念,扎實推進內涵建設,穩步提高教學質量,是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學校現有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8個省級特色專業,2個國防重點建設專業;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9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江西省高水平學科,6個江西省一級重點學科和國防重點學科,15個二級重點學科,14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研究中心)和省級重點基地。2009年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項,并在國家級教學團隊、國家精品課程、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方面均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
學校主動跟蹤前沿、適應需求,堅持產學研用結合的發展理念,瞄準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航空航天和國防科技工業領域中的熱點和難點,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并通過多種方式,加大科技成果的轉化力度。近年來,學校科研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4項,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12項、國家社科基金9項、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項目4項、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招標項目、教育部人文一般項目、教育科技項目和優秀人才項目、國防基礎科研項目等30余項,承擔和參與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子項目、“973”計劃子項、“863”計劃子項等10余項,各類省部級項目630余項,省部級科研成果獎56項。學?蒲蟹⻊盏胤叫袠I能力顯著增強。不斷加強與航空重點骨干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聯系,主動與南昌市、寧波市、銅陵市、淄博市等科技部門展開溝通,先后與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及下屬企業、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簽訂了產學研戰略合作協議,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橫向課題年均立項100項以上。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5400余篇,其中SCI、EI、ISTP檢索1100余篇;獲國家專利授權156項;出版論著、教材200余部。
受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委托,學校為海軍培養國防生。國防生培養的“昌航模式”成功獲批為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在全國產生了重要影響。先后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中央軍委委員、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李繼耐上將和海軍政委劉曉江中將等領導的高度評價。教育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聯合發文向全國推廣我校培育國防生工作經驗!
聯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