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醫學院
所在地區:云南省 / 昆明市 更新時間:2012-04-23
- 性質:普通本科院校
- 行業:院校/高等教育
- 注冊:未填寫
- 規模:10000人以上
- 所在地區:云南省 / 昆明市
- 添加時間:2012-04-23
招聘職位 |
招聘人數 |
工作地區 |
學歷要求 |
刷新日期 |
截至日期 |
相關專業教師
|
5人 |
云南省 / 昆明市 |
碩士 |
2012-04-23 |
2013-04-23 |
簡介
我院建于1960年,是全國第二批成立的高等中醫藥本科院校,碩士學位授權單位。經過50年的建設,我院現已發展成為以本科教育為主,開展研究生教育和對外教育的高等中醫藥院校,為云南省培養出各類型、各種層次的中醫藥專門人才3萬余人。
2007年12月,教育部對我院進行了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最終結果為“優秀”。
目前,我院成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民族醫學、中醫男科學、中醫腎病學、中醫痹病學、中醫老年病學、中醫心理學等中醫藥繼續教育基地。同時,我院及我院第一附屬醫院(云南省中醫醫院)還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城市社區中醫藥知識與技能培訓示范基地。
2009年3月1日,我院院本部整體成建制地入駐呈貢校區辦學,是我省昆明地區第一所整體入駐呈貢辦學的高校。
目前,我院有白塔、呈貢兩個校區,總面積800余畝,建筑面積共計20余萬平方米。呈貢校區為學院院本部。
我院呈貢校區建設力求較好地滿足師生學習、工作、生活和管理的功能需求,在設計中緊扣中醫藥學科和學院的歷史與特點,充分汲納現代文明特征,賦予高等教育功能,選取“秦磚漢瓦、漢唐風格、博士帽檐、天圓地方”的特征作為建筑設計元素,采用“柔、透、秀”的建筑手法,通過“連廊、樓、亭、榭、景”銜接聯系各建筑單體,建成各具特色、相互呼應、整體協同的建筑群。
在校園布局和文化特征上,正大門的五行五色大地廣場與科技信息大樓內的陰陽太極圖處于學院大門中軸線,象征著中醫藥傳統文化及理論的核心陰陽五行學說是學校學術發展的主體及歷史傳承;在校園人工湖中,建成葫蘆島,寓意著“懸壺濟世,大醫精誠”是中醫藥學家的醫德、醫風、醫業之精髓。
整個校園力求中國傳統文化與中醫藥科學內涵相融合,繼承傳統與發展創新相統一,立足現代與面向未來相統一,建筑風格與人文精神相統一,辦學功能與育人環境相統一;具有現代大學校區的功能特質,又成為呈貢新城建設的一個靚麗景觀。
我院始終堅持以中醫藥學科為主體,發掘和建設民族醫藥特色學科,支持學科間的融合與滲透,積極發展相關學科;現有涵蓋醫學、理學、工學、管理學等4個學科門類的本科專業15個、專科專業9個。其中,中藥學、中醫學為國家級特色專業;中醫學、制藥工程、針灸推拿學和中西醫臨床醫學為省級特色專業。有國家教學質量工程項目2個、省級教學質量工程項目35個。我院1986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現有一級學科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6個。設有中藥學院、基礎醫學院、臨床醫學院、社科部、公共課程部、研究生部、成人教育學院等7個教學機構。
我院始終堅持以中醫藥學科為主體,發掘和建設民族醫藥特色學科,支持學科間的融合與滲透,積極發展相關學科;現有涵蓋醫學、理學、工學、管理學等4個學科門類的本科專業15個、專科專業9個。其中,中藥學、中醫學為國家級特色專業;中醫學、制藥工程、針灸推拿學和中西醫臨床醫學為省級特色專業。有國家教學質量工程項目2個、省級教學質量工程項目35個。我院1986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現有一級學科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6個。設有中藥學院、基礎醫學院、臨床醫學院、社科部、公共課程部、研究生部、成人教育學院等7個教學機構。
目前,我院有各類別各層次在校學生8000余人。其中:在校日校本專科生5000余人;碩士研究生362人;成人高等學歷教育學生3000余人;留學生(含港澳生)和短期留學生近200人。
目前,全校在職教職工596人。其中,正高級職稱43人,副高級職稱100人。
我院有一大批高水平專家學者,其中國務院突出貢獻專家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0人;全國名老中醫師帶徒指導老師13人;國家教育部醫藥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人;省級有突出貢獻專家4 人,享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人;云南省名中醫、榮譽名中醫35人;云南省教學名師4人;云南省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1人、后備人才1人;碩士生導師145人。
我院圖書館紙質藏書50萬余冊;有15個實驗室(分設23個專門性教學實驗室),11個科研機構,2個生藥標本館——“滇南本草館”和“神農本草館”,1個民族醫藥展示室。中醫藥學分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和云南民族藥現代研究重點實驗室為云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建設項目,臨床技能綜合模擬實驗中心為云南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聯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