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州學院
所在地區:海南省 / 三亞市 更新時間:2012-07-04
- 性質:普通本科院校
- 行業:院校/高等教育
- 注冊:未填寫
- 規模:10000人以上
- 所在地區:海南省 / 三亞市
- 添加時間:2012-07-04
招聘職位 |
招聘人數 |
工作地區 |
學歷要求 |
刷新日期 |
截至日期 |
專任教師
|
91人 |
海南省 / 三亞市 |
碩士 |
2012-07-04 |
2013-07-04 |
簡介
瓊州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批準設立的公辦省屬本科綜合院校。學校創辦于1977年,校園占地1500多畝,擁有兩大校區,一是坐落在世界聞名的國際熱帶濱海旅游城市——“美麗三亞,浪漫天涯”的三亞市校區(主校區);二是坐落在海南中南部生態環境優美、四季如春的“翡翠山城”——五指山市校區。
學校現有教職工900多人,其中專任教師占65%以上,教授、副教授占專任教師的30%以上,研究生以上學歷教師占專任教師的50%以上,聘請外籍教師多名。各學科均有一批教學資質卓越、經驗豐富且教學科研成果顯著的學科帶頭人與中青年學術骨干,有享受國家特殊津貼、省優秀專家津貼的專家學者多名。學校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實施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和行業兼職教師聘任,成效顯著。聘請德國柏林藝術大學馬勒特教授、北京大學王建國教授等一批國內外知名學者為學科帶頭人或客座教授。
學校現有11個二級學院,52個本、專科專業,在校生11000多人,生源來自全國26個省區。學校堅持“以人為本”,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不斷創新辦學理念、育人理念,堅持質量立校、學科興校、人才強校的發展戰略,致力于把學生培養成為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近年來,學生榮獲國家級、省級各類比賽大獎多項,如2009-2010年連續兩年獲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本科組一等獎;積極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2005—2010年連續六年榮獲“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加強校園文化建設,2010年校園文化建設成果獲全國三等獎,校團委被評為2010年度“全國五四紅旗團委”;積極做好“助困”工作,采取設立勤工助學崗位,發放獎學金和助學金等方式,開辟“綠色通道”,為貧困學生提供多種經濟援助;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讓學生更好地走向市場以適應社會需求,加強校地、校企合作,實行訂單式培養,歷屆畢業生就業率均超過全國當年大學畢業生就業率的平均水平。
經過30多年的建設與發展,學校辦學綜合條件不斷改善,教學科研儀器設備、館藏圖書、教學實驗實踐配置及多媒體等硬件設施均達到國家教育部規定的本科院校辦學標準。學校重視學科專業建設,擁有旅游管理和動物學兩個省級重點(扶持)學科。建立了一批省、校級“精品課程”、省級教學團隊與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等,為培養高素質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近年來,學校科學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其中“根灌ROOT IRRIGATION”技術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并獲得國家級科技成果獎,“非傍軸光束質量研究”居國際先進水平,“挖地雷達反問題的同倫算法研究”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2010年獲準國家級、省級立項課題51項,公開出版著作、教材27部,在國內外期刊雜志發表學術論文數百篇。學校重視海南黎、苗族本土文化的研究,成果豐碩,2008年海南省民族研究基地在我校掛牌成立,2009年建立中國音樂學院——瓊州學院海南民族音樂教學實踐基地,標志著我校民族研究登上新臺階。
學校按“高起點、高標準、嚴要求”建設的三亞校區已初具規模,2010年12月海南省人民政府、三亞市人民政府簽署了共建瓊州學院協議。現已有近萬名學生入住三亞校區就讀。依托三亞得天獨厚的區域優勢,學校科學謀劃發展新藍圖,向更寬廣的辦學空間拓展。重視與國內外高等學校的文化與學術交流,與美國、德國、瑞典、俄羅斯、烏克蘭、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亞、香港等國家與地區的知名高校開展專家講學、學者互訪、合作辦學等交流活動。2008年,學校獲教育部批準成為全國僅有的10個“教育部教育援外培訓基地”之一,建立起與國際交流合作接軌的教育平臺,為發展中國家培訓高級人才。2010年首期“亞非國家旅游管理高級研修班”在我校成功舉辦,助推了我校國際交流與合作取得新發展。
學校踐行科學發展觀,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遵循高等教育規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優化專業學科結構,辦學規模與教育質量協調發展,辦學特色進一步凸現。全校上下一心,以建設國際旅游島為契機,正朝著為建設“國際化、開放型、特色鮮明的應用型品牌大學”的目標邁進。不久的將來,一所辦學環境優美、設施先進、具有突出區位優勢和鮮明特色的本科大學——瓊州學院,正以嶄新的姿態,屹立在祖國最南端,躋身于全國高校之林,展姿于神州大地!
聯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