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軍醫大學(重慶)2013年人才招聘信息
所在地區:重慶市 更新時間:2012-10-26
- 性質:普通本科院校
- 行業:院校/高等教育
- 注冊:未填寫
- 規模:10000人以上
- 所在地區:重慶市
- 添加時間:2012-10-26
招聘職位 |
招聘人數 |
工作地區 |
學歷要求 |
刷新日期 |
截至日期 |
教學及科研工作
|
2人 |
重慶市 |
碩士 |
2012-10-26 |
2013-10-26 |
簡介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有著74年的辦學歷史,是全國重點大學和軍隊“2110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全國首批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和全國首批開辦八年制醫學教育的高校。學校1954年由原第六、第七軍醫大學合并而成。原六醫大的前身是第四野戰軍醫科學校和南昌醫學院;原七醫大的前身是第二野戰軍醫科大學。1975年更名為第三軍醫大學。
學校坐落在重慶市。重慶是我國管轄面積最大、最年輕的直轄市,是中國五大中心城市之一、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和金融中心、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西南地區綜合交通樞紐。學校占地面積2629畝,儀器設備總值27億元,館藏圖書72萬冊,中英文電子期刊2萬多種。下設基礎部、軍事預防醫學院、藥學院、高原軍事醫學系、生物醫學工程與醫學影像學院、護理學院、人文社科學院、研究生管理大隊、學員旅、西南醫院、新橋醫院和大坪醫院,三所附屬醫院均為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開設臨床醫學、預防醫學、藥學、生物醫學工程、高原醫學和護理學等12個本科專業。
學校緊緊圍繞國家和軍隊建設大局,堅持“以質量取勝、以特色取勝”的辦學思想,形成了鮮明的軍事醫學辦學特色。學校現有教授、副教授822名,中國科學院院士1名、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等高層次人才100余名。博士后流動站6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點65個。有國家重點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工程中心23個。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生物激波管實驗室、亞洲最大的低壓氧艙群、我國最大的軌道式生物碰撞實驗室和軍隊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先后承擔了5個國家“973”計劃項目,獲得了以6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為標志的1600多項科技成果,已發展成為我軍軍事醫學盾牌的主要力量和國家醫學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基地。在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三大科技獎勵和科技論文等反映辦學水平的主要指標上居全國高校前20位。在汶川、玉樹抗震救災和舟曲泥石流災害救援等非戰爭軍事行動中表現出色,兩次被中共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授予“全國抗震救災英雄集體”稱號。
學校將繼續發揚光榮的歷史傳統,秉承“兩個取勝”辦學思想和“求實、創新、勤奮、獻身”的優良校風,按照“實施一流發展戰略、建設世界醫學名校”的總體思路,擔當起“發展國防衛生事業、建設創新型國家”雙重使命,完成好“培養卓越聯勤軍醫、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遂行多樣化衛勤保障”三大任務,為“建設具有鮮明軍隊特色世界一流研究型軍醫大學”目標而努力奮斗。
聯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