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組織機構
學院成立于1999年6月,現有農學系、園藝系、植物保護系、茶學系、應用生物科學系5個系和原子核農業科學研究所、生物技術研究所、作物科學研究所、茶葉研究所、昆蟲科學研究所、農藥與環境毒理研究所、蔬菜研究所、果樹科學研究所、園林研究所等9個研究所。
學院現設有黨政辦公室、組織人事科、研究生教育科、本科與繼續教育管理科、科研與地方合作科、院團委(學生工作辦公室)6個部門。
學院發展顧問:方榮祥
學院現任院長:周雪平 副院長:樓成禮(兼)、喻景權、陳學新、華躍進
學院現任黨委書記:樓成禮 黨委副書記:趙建明
師資隊伍
現有在崗教職員工205人,其中專任教師155人,另有在站博士后37人。擁有院士5名(外聘院士4名),浙江省特級專家2名,“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4名,講座教授1名,“浙大求是特聘教授”5名。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 113人,碩士學位 26人。全院正高職稱人員73人,副高職稱人員74人。研究生指導教師126人,其中博士生導師61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2 人,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3 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7人;入選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 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14人;省“151人才工程”重點資助3人,第一層次 10人,第二層次18人;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5人;省基金人才培養專項資金獲得者11人,入選省“錢江人才計劃”7人!稗r業害蟲生物防治”和“水稻重要病害的成災機理和持續控制”2個科研團隊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農業害蟲生物防治的基礎研究”團隊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基金資助。
學科建設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園藝學(覆蓋果樹學、蔬菜學、茶學3個二級學科)、植物保護(覆蓋植物病理學、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農藥學3個二級學科);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生物物理學、作物遺傳育種;
農業部重點學科2個:植物病理學、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
浙江省重點學科8個:生物物理學、作物遺傳育種、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果樹學、蔬菜學、茶學、植物病理學、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
國家重點實驗室(與中國水稻所共建)1個:水稻生物學;
農業部重點開放實驗室3個:核農學、園藝植物生長發育與品質調控、作物病蟲分子生物學;
浙江省重點實驗室1個:核農學;
共建實驗室2個:浙江大學-IBM生物計算實驗室、國際原子能機構--浙江大學植物誘變種質創新與研發合作中心。
“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第一期:基礎農學、園藝學、昆蟲學和作物遺傳育種;第二期:生物遺傳多樣性與種質創新、安全農產品。第三期:園藝作物種質創新與品質控制。
“985”平臺:農業生物與環境(部分)
根據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評估所發布的全國一級學科的評估結果,我院的3個一級學科中,園藝學排名第一,植物保護學排名第二,作物學位居前五。
人才培養
本科專業6個:農學、園藝學、植物保護學、茶學、應用生物科學、園林。
博士后科研流動站4個:作物學、園藝學、植物保護學、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生物物理學)。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4個:作物學、園藝學、植物保護、生物學(共建)。
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13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生物物理學、核技術及應用、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作物遺傳育種、果樹學、蔬菜學、茶學、觀賞園藝學、植物病理學、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農藥學、環境生物學。
二級學科科學碩士學位授予點14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生物物理學、核技術及應用、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作物遺傳育種、果樹學、蔬菜學、茶學、觀賞園藝學、植物病理學、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農藥學、環境生物學、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
二級學科全日制專業碩士學位授予點2個:農業推廣(含作物學、園藝學、植物保護三個領域)、風景園林。
在職攻讀碩士專業學位授予點2個:農業推廣、風景園林。
現有在校本科生667人;研究生1181人,其中全日制碩士生512人,專業學位碩士生299人;博士生370人。研究生中有留學研究生40人。
學科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學院成立至2011年,共獲得“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6篇,提名獎11篇。
聯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