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進行中,歡迎投遞簡歷,截止日期為:2012-11-30
- 招聘職位:學術骨干
- 招聘單位:廣西大學電氣工程學院
- 職位類型:全職
- 薪金待遇:面議/月
- 招聘人數:5 人
- 性別要求:不限
- 學歷要求:博士
- 工作地區:廣西 / 南寧市
- 所屬行業:院校/高等教育
- 工作經驗:3-5年
- 查看次數:次
- 發布日期:2011-12-01
- 刷新日期:2011-12-02
- 截止日期:2012-11-30
職位描述
入選條件:
(1)具有正高職稱或副高職稱并具有博士學位的專業技術人員,年齡一般在45周歲以下;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作為學術骨干,必須是在國外有較高知名度的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從事過博士后工作,學術思想活躍,科研能力強,有創新精神,與國內外同行有廣泛聯系,本人研究方向屬于本學科前沿,有強勢的發展潛力。
(2)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或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或省部級重點科技項目或其它較大研究項目;
(3)近三年內在核心刊物發表學術論文4篇以上;
(4)具有良好的個人品質、嚴謹求實的作風和與人合作的團隊精神。
優惠待遇:
(1)根據其科研實施計劃提供適當的科研資助經費;
(2)崗位業績津貼:在聘任期間內,除國家工資之外,學校每年發放4萬元人民幣崗位津貼,其他業績津貼按學校有關規定發放;
(3)住房:在聘任期間內,免費提供90平米住房一套;可參與校內分房或是集資建房,按國家相關政策辦理,學校給予每戶90平米購房款補貼。
(4)工作條件:學校優先提供必要的教學科研條件,配置電腦一臺,安裝電話一部;
(5)妥善解決配偶的工作問題;
(6)安家費:博士生導師2.5萬元,教授、博士后1.5萬元,博士1.2萬元。
聯系方式
- 名稱:廣西大學電氣工程學院
- 性質:獨立學院
- 行業:院校/高等教育
- 注冊:未填寫
- 規模:1000-9999人
- 所在:廣西 / 南寧市
簡介
電氣學院簡介
學院成立于1997年4月,其前身可追朔到1938年的原廣西大學理工學院電機工程學系。經過多年的建設,尤其是在“九五”期間廣西大學進入國家“2ll工程”建設行列后,學院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目前設有四個本科專業: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電力工程與管理、自動化;擁有自治區級電氣工程實驗中心,自治區級電力系統優化與節能技術重點實驗室;自動化研究所,電力系統最優化研究所;電氣工程博士后流動站。設有電氣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含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電機與電器、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高電壓與絕緣技術和電工理論與新技術五個二級點,及復雜系統控制與優化、電力裝備與智能信息技術兩個自設二級點)和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含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系統工程、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導航與制導五個二級點),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為國家特色專業、廣西精品專業、廣西高等學校優質專業。自動化專業為國家特色專業、廣西高等學校優質專業。學院的“電力系統分析”和“電氣接線原理及安裝技術”為自治區精品課程。
電氣工程學院現有教職工102人,專任教師73人,其中正高18人,副高27人,講師28名;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22人。學院有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2人,廣西“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選1人,廣西高校“跨世紀人才工程”人員1人,廣西高校教學名師2人。擁有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學院還聘請清華大學盧強院士、華中科技大學程時杰院士、哈爾濱理工大學雷清泉院士等為我院客座教授或特聘教授。學院配合學校師資隊伍建設總體規劃,按照“引進、選派深造、培養”三結合的方針,不斷充實和提高學科的學術隊伍,尤其重視學術帶頭人的培養與引進以及中青年骨干教師隊伍的建設。初步形成了一支學歷結構、職稱結構、年齡結構相對合理的學術隊伍。
學院有良好的教學、實驗條件。擁有自治區級電氣工程實驗中心,下設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高電壓技術、新能源技術、電工技術、電子技術、電機、自控原理、計算機控制、電力電子技術、檢測技術、過程控制等實驗室,有一個電工實習基地和學生創作實驗室。學院建筑面積約12000m2。實驗儀器設備資產總值2800多萬元。校外實習基地16個。
七十多年來,電氣工程學院為社會培養了各種層次的人才。其中改革開放以來,學院為國家培養博士生、碩士研究生1100余名。他們當中,有專家學者,有黨政領導,有成功的企業家,更多的是工作在生產第一線上的國家優秀建設者,越來越多的電氣學子已經成為祖國電氣化、自動化事業的棟梁之材,成為廣西經濟建設的一支骨干力量。
學院針對電氣工程和自動化領域的發展新趨勢、新問題,緊密結合西部大開發和廣西地方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的實際,進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學院已成為廣西電氣工程與自動化領域的技術研究中心。
學院鼓勵教師開展對外學術交流活動,多年來,先后派出教師赴日本、英國、美國、比利時、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的高校訪問,從事博士、博士后研究或短期學術研究活動。
聯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