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問眼下青島初三學生最熱衷什么運動,答案必是排球無疑。從去年開始,青島市的中考體育選測項目改為考前兩個月“搖號”產生,而今年“中簽”的球類項目正是排球。眼看4月底的“終極挑戰”迫在眉睫,考生們使出渾身解數,各類提供排球集訓的沖刺班也備受追捧。
“搖號”的創意,被教育部門視為撬動體育教學的杠桿。以往多年,學生們的體育記憶,總被鎖在“中考老三項”的藩籬。而“搖號”的隨機性,迫使學校不得不改變“體育課成見”,納入更多備選項目。
可惜,以防“應試體育”的“搖號”改革,卻依然難逃積重難返的“應試心態”。從去年的突擊足球運球,到今年的惡補排球墊球,不少家長和學生將所謂輔導班當成救命稻草,只求“臨時抱佛腳”謀個好成績。如此心態,讓“搖號”嘗試,變成“剃頭挑子一頭熱”。
教育改革難敵應試慣性,絕非“中考體育搖號”一家。曾被寄予厚望的高校自主招生,行進10年后陷入另一個“應試怪圈”:高中在推薦學生時常以分數為標準;某些高校試題“幾乎降到高考水準”;很多學生依賴考前特訓班尋求筆試出題規律;某高校自主招生面試官批評考生面試“被培訓化”……本是“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自主招生,卻不斷向“打分排名”的老路靠攏。
的確,只要高考指揮棒、分數命根子還在生效,教改就如“孫悟空逃不出如來掌心”一樣,很容易被拉回“分數決定命運”的老路。畢竟,在優質教育資源相對稀缺的當下,考試被視為擇優選才、向上流動的相對公平路徑,升學率依舊是衡量學校優劣、教師業績的標尺。相比于政策制定者理想化的改革初衷,至少在學校和家長眼里,沒有什么比“分數”更實在,動用“應試手段”似乎成了無奈的現實選擇。
中國教育若不改革,定無出路這已是全社會共識。尤其當教改涉入“深水區”,如何卸下應試枷鎖,回歸教育的本源活力,攸關改革的方向與成敗。面對沉疴,單靠某一教改措施的單兵突進顯然不夠,亟待從教育體制到社會觀念的全面變革。打破現有行政體制的僵化管理,扭轉單一評價體系的失衡導向,解除中高考對教育的長期綁架,是主管部門頂層設計的應有之義。
而身負育人之責的老師和家長,則應當把眼光放遠,不過分糾結一時的分數多寡,陷入“高分低能”的培養陷阱。須知,教育的終極目的,不在于起跑多快,而在于跑得多遠,人格的健全和精神的富足,方是一個人生命充盈的基石。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廣告合作 - 網站介紹 - 聯系我們 - 獵頭服務 - 防騙手冊 - | |||
Copyright @ 2020ShuoBo114.com All Right Reserved 碩博人才網 版權所有 第一域名:www.shuobo114.com第二域名:www.hnhyjq.com 碩博人才網是提供人才、招聘服務的人才招聘網站,是國內知名人才招聘品牌,信譽保證。并提供招聘會信息、人才市場信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