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2歲的王威是某平臺在廈門的一名專職網約車司機。7年前,他正式進入網約車行業,“最初的想法很簡單,時間自由,收入也還可以”。
像王威一樣的網約車司機,以及外賣騎手、網約家政服務人員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在線上接受互聯網平臺發布的工作任務,按照平臺要求提供相應服務,通過勞動獲取報酬。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廈門已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32萬多人,其中配送和快遞行業約10.6萬人,網約車司機約15.4萬人,家政服務人員約4.8萬人。
一頭連著市場主體,一頭連著千家萬戶,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活躍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如何維護這個群體的社保權益?近年來,廈門市將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作為重點工作之一,全力為他們營造安心暖心的就業環境。
當好“娘家人”
記者隨機采訪數十名網約車司機、外賣騎手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發現,每日工作時間超過12小時是常態,有的受訪者為了增加收入幾乎全年無休。
新就業形態之所以“新”,就在于具有雇傭關系靈活化、工作方式彈性化、工作安排去組織化、創業機會互聯網化等特點。由于這些特征,靈活就業人群的勞動關系認定會面臨很多爭議,勞動者權益保護也變得很難。
如何加強職業保障,更好地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去年2月,廈門市網絡預約出租汽車行業工會聯合會成立,首批吸納17家網約車平臺企業和租賃公司的工會組織加入,覆蓋從業人員3萬余名,自此,廈門數萬名網約車司機有了自己的“娘家”。
去年11月,廈門網約車行業調解中心掛牌成立,中心引進律師坐班,免費為網約車司機提供法律咨詢及調解服務。成立當天,還舉行了“行業性網約車女司機特殊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簽約儀式,集體合同中不但保障了網約車男女司機同工同酬,在享受福利待遇方面男女平等,并對處于月經期、懷孕期、生育期、哺乳期、更年期以及有不滿1周歲嬰兒的網約車女司機,給予特殊保護,解決她們的后顧之憂。
“一方面,廈門陸續建立起網約車司機、外賣騎手等工會,有效擴大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組織覆蓋面。”廈門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另一方面,他們也在不斷創新方法手段、強化服務保障,統籌推進“司機之家”“工會驛站”等服務站點建設,積極幫助解決工資待遇、勞動保障、技能提升、職業發展等困難和訴求。
增強“防御力”
李斌是一名專職外賣騎手,他告訴記者,為了回避遲到和差評帶來的扣罰,送外賣過程中經常不得不超速、逆行,“盡管我們知道那是不對的”。
特殊的工作性質,決定了外賣行業就業人員交通出行強度較高,容易發生職業傷害事故。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工傷保險繳納和工傷認定是以勞動關系為前提的,但對于平臺用工是否存在勞動關系經常產生爭議,這成為騎手認定工傷最大的障礙。
為更好地向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安全保障,增強其抵御職業傷害風險的能力,廈門市推出靈活就業人員專屬保險“益鷺!。每人每天0.8元,政府補貼一半,面向廈門全市靈活就業人員,最高可得到40萬元的保障。
“‘益鷺!松砉屎蛡麣、醫療以及住院津貼等4項保險責任。”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廈門分公司副總經理李明論向記者介紹,截至目前,“益鷺保”承保人數共17000多人,總的承保天數也超過170萬天次,覆蓋貨車司機、網約車司機、外賣配送員等。
“‘益鷺保’等職業傷害保障措施,發揮了重大傷亡事故兜底保障功能!北本┨m臺(廈門)律師事務所主任肖興剛告訴記者,這一制度也降低了平臺企業運營風險,有利于平臺經營規范健康發展。
為了給勞動者提供更全面的權益保護,從去年1月起,廈門全面放開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醫保的戶籍限制,法定勞動年齡內的本市戶籍人員、本市有效居住證持有人(含快遞員、外賣騎手)等,均可按規定以個人身份參加職工醫保,享受與本市職工同等的醫保待遇,推動靈活就業人員應保盡保。
今年6月,廈門市住房公積金中心發布《關于進一步支持靈活就業人員及大學生等青年群體繳存住房公積金的通知》,其中規定,靈活就業人員享開戶及繳存補貼,且連續繳存住房公積金滿6個月的靈活就業人員,可一次性獲得300元繳存補貼。
“勞動關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會關系之一。靈活就業形態的百花齊放亟須勞動者權益保障制度的支撐。”肖興剛告訴記者,廈門針對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這一群體權益保障,試點進行破題,積累了寶貴經驗。
撐起“防護網”
輻射城市全域的零工大市場、不間斷開展的技能培訓服務、隨處可見的靈活就業形態勞動者愛心驛站……近日,《廈門市做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工作若干措施》正式發布,標志著廈門率先構建起協同聯動的工作機制。
去年9月,廈門市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權益保障中心”)正式揭牌,這是我省首家多元化保障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的專門機構,由廈門市26個民生服務行業主管(監管)部門和職能部門共同參與建設,形成矛盾聯調、力量聯動、信息聯通的工作格局。
權益保障中心設置統一接訪窗口、調解室和技能提升、安全培訓等服務點,建設線上維權平臺和“新就業形態權益服務”二維碼,并提供案件受理、糾紛調解、就業創業等一站式權益保障服務,讓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求助有道。
據統計,截至今年7月底,該中心共辦理案件978件,其中工資類案件686件,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撐起“保障傘”。
除了線下的權益保障中心,廈門市還計劃通過科技賦能,全力推進可實現權益保障、公共服務、監測預警和決策分析支持一體化管理的“廈門市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服務信息系統”建設,著力保障全市快遞員、騎手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合法權益。
據了解,該系統歸集新就業形態用工管理及勞動者權益保障相關線上線下業務和公共服務內容,服務保障工作全部在“一張網”上運行。通過該系統,可監測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權益保障情況,為政策制定提供數據支持和決策參考,有效提升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