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
● 新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8個、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12個
● 招收博士后441人;選拔出60名優秀在站博士后
● 遴選出首批天津市博士后創新崗位人選100名
● 新認定第五屆“海河工匠”10名,評聘特級技師44人、首席技師9人
● 新增取得職業資格或技能等級證書11萬人次
● 新增取得高級工及以上技能等級證書2.4萬人次
記者昨日從市人社局獲悉,截至9月底,“海河英才”行動計劃累計引進各類人才49.8萬人,天津厚植人才沃土,鑄就高質量發展的“人才蓄水池”。
今年以來,我市頒布實施《天津市人才發展促進條例》,為人才在津發展提供全方位法治保障;出臺18條措施,對留學回國人員來津創業提供全方位支持服務;出臺12條措施,支持天津軟件園人才隊伍建設。
我市先后舉辦10場“雙一流”高校校園招聘活動,參會重點企業1200家,現場咨詢人數近4萬人;開展“海河英才·津門為開”輕騎兵招才引智、京津冀招才引智大會等活動,持續為青年人才打通就業“直通車”。
在加快高層次人才培養方面,今年,我市為天開高教科創園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園區類總站;為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等4家海河實驗室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實現海河實驗室博士后工作站全覆蓋;新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8個、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12個;招收博士后441人。完成2批次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與天津市聯合資助項目評審工作,共選拔出60名優秀在站博士后;遴選出首批天津市博士后創新崗位人選100名;啟動第五屆“海河英才”創新創業大賽博士后揭榜領題賽,已征集張榜項目60個。
栽好“梧桐樹”,廣迎鳳來朝。今年,我市相繼啟動天開海歸小鎮建設,首批吸引6家企業、5家投資公司、2家知名人力資源機構入駐并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加快推動協和留創園建設,舉辦“星聚團泊”健康產業人才發展峰會、協和留創園人才創業季等活動,納米醫學工作室等31個項目入駐園區。
為鼓勵更多技術技能人才走“技能報國”之路,我市今年新認定第五屆“海河工匠”10名,推行“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制度,評聘特級技師44人、首席技師9人;新增取得職業資格或技能等級證書11萬人次,取得高級工及以上技能等級證書2.4萬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在不久前法國里昂舉辦的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上,我市選手李宏宇獲得信息網絡布線項目金牌,打破日本17年金牌壟斷。此外,我市9個世界技能大賽中國集訓基地、5位技術專家組長,助力中國代表團斬獲8金、1銀、1銅和1個優勝獎。我市還選派了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的技能人才代表團,參加今年貴州貴陽舉辦的第二屆全國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并獲得2金、3銅、5優勝,位列金牌榜第3名。
為持續加強人才獲得感、幸福感,今年以來,市人社部門完善職業資格和職業技能等級與職稱銜接對應政策,對應類型從59類擴展到91類;深化境外職業資格認可制度改革,范圍拓展到7個領域27項;賦予先進計算與關鍵軟件(信創)海河實驗室自然科學研究系列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評價自主權,首次實行“六單一頂格”職稱評審授權改革措施。截至目前,我市累計發放“海河英才”卡163張,新認定市級人才公寓65萬平方米、近10000套;第一期居住證積分取得落戶資格1.52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