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牌運營近1個月,梅縣區首家就業驛站已成功為69名求職者推薦了崗位并實現就業。通過引入社會力量,梅縣區把就業服務站建到市民“家門口”,打造“15分鐘服務圈”,用“小驛站”托起就業服務“大民生”。
以“百千萬工程”為統領,梅縣區聚焦“高質量就業”“一老一小”等民生問題,多措并舉持續推進相關民生實事高質量發展。
位于府前大道的安琪幫家就業驛站,于今年9月底正式掛牌,是梅縣區第一家就業驛站。大廳內,電子屏幕滾動播放就業信息,并設有廣東公共就業服務云平臺自助機供求職者使用。求職者在這里可享受到就業咨詢、職業介紹、崗前培訓等綜合服務。
安琪幫家就業驛站負責人陳元榮介紹,驛站致力于打造全方位、多層次的就業服務體系,為求職者提供一站式、便捷化的就業服務,幫助更多求職者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夢想,為企業輸送更多人才。自成立以來,該驛站共接待各類求職者78人次,其中月嫂崗位的咨詢尤為突出。
出現該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梅縣區“一老一小”對家政服務的需求旺盛。梅縣區就業服務中心主任曾繼鋒表示,針對此,梅縣區人社部門在母嬰、居家、養老、醫護四大重點領域加強專業培育,持續提升服務質量。據梅縣區人社部門統計,今年梅縣區已開展“南粵家政”工程培訓近800人次;組織開展各類招聘會、“青年創業志愿對接服務季”等活動,持續促進梅縣區就業“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加大崗位供應質與量提升的同時,硬件建設也進一步增加。新建的梅州鐵爐橋醫院護理院區,嶄新的大樓室內寬敞明亮,每一間病房的關鍵位置都安裝了扶手,適老化設施完善。該護理院區是集“醫、護、康、養”于一體的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一期共提供88個床位,目前樓內所有設施已基本完善。
“新開的護理院區將針對失智、失能、腫瘤終末期的老人,提供一些生活上的照料和醫療上的服務。減少其子女的擔憂,減輕他們在生活上的壓力,讓老人的晚年生活過得更好。”梅州鐵爐橋醫院院長助理魏利娟表示,該院區建成啟用后,將助力梅縣區養老體系進一步完善,促進養老服務精細化、精準化程度進一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