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成都市促進經濟穩中求進”政策解讀集中采訪活動在成都市政府舉行,會中,成都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科技局、市建委、市商務委、市投促委、市金融辦有關負責人解讀各部門落實政策的相關亮點。
成都市科技局總工程師李良鈺就《成都市人民政府關于促進經濟穩中求進的若干意見》中涉及科技創新的條款逐條進行了解讀。
文件原文:“第十九條:鼓勵各類人才創辦企業。”
李良鈺: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背景下,青年大學生、高校院所科技人才、海內外人才、企事業人員成為創業的“新四軍”,為更好地匯集各類創業力量,增強創業源動力,我們結合不同創業主體的特征采取了不同支持方式。
對初創企業及大學生創業團隊,根據獲得創投機構投資額給予不超過100萬元的補貼,通過創投機構的專業能力,提高發揮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對國內外高校院所科技人才帶技術、帶項目在我市新領辦的企業,給予最高不超過20萬元的資金支持,旨在充分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對海內外各類高層次人才帶技術、帶項目、帶資金在蓉創辦企業,最高不超過100萬元項目資金支持,旨在推進中西部創新創業首選地和科技人才高地建設,產生“集聚高端人才(團隊)、催生新興產業、培養經濟增長點”的乘數效應。
文件原文:“第二十條:加強天使投資創業體系建設。”
李良鈺:為有效緩解初創企業、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不斷創新財政科技投入方式,構建了多層次的金融服務支持體系。
首先是設立天使投資引導資金,引導創投機構、高校院所、領軍企業等在我市共建天使投資基金或設立內部創業基金。
其次,擴大債權融資風險資金池支持范圍。目前,成都已經設立1億元規模的科技企業債權融資風險資金池,并聯合銀行和擔保公司開發“科創貸”系列融資產品,幫助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通過信用貸款、股權質押貸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三是,在拓展債權融資方面,對參與信用評級的企業給予最高5萬元的資助,對企業獲得銀行信用融資、股權質押融資、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貸款實際發生擔保費用給予最高20萬元資助,并對其發生的貸款利息給予最高50萬元的資助。
文件原文:“第二十一條:加快創新創業載體建設。”
李良鈺:成都市著力完善“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樓宇+產業化基地”孵化鏈條,探索建設“創投+孵化”的新型孵化服務模式,推動形成了覆蓋成果轉化和企業成長全過程的孵化培育網絡體系。
一方面,我市將繼續支持各類主體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創新創業載體建設;對新建創業社區、創業苗圃、科技企業孵化器、科技企業加速器、創業基地等眾創空間,經認定給予其運營機構最高100萬元的經費資助。另一方面,積極引導載體運營機構不斷提高其專業服務能力,每年對上述各類載體在人才引進、平臺建設、活動開展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經認定給予其運營機構最高100萬元的經費資助。
文件原文:“第二十二條:支持創業中介服務機構發展。”
李良鈺:如何為創業者提供全方位專業化優質服務?
一是,實施“科技創新券”計劃,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推動科技服務需求方和供給方有效對接,對創業企業和大學生創業團隊購買檢驗檢測認證、知識產權、創業培訓等各類科技中介服務給予一定比例的經費資助。
二是,支持各類創業中介服務機構開展創業路演、創業大賽、創業論壇等各類創業活動,按舉辦各類創業活動實際支出的20%給予后補助,單個機構每年支持金額最高不超過100萬元。通過政策引導匯聚各類科技資源、創新創業資源,搭建多層次、全鏈條的創業服務平臺,提高服務效率,降低創業者的創業門檻和成本。
文件原文:“第二十三條: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李良鈺:為推動國內外高校與科研院所、在蓉企業與專業服務機構積極開展技術轉移和技術合作,促進科技成果在蓉轉移轉化。我們將對科技成果輸出、承接、中介等各方給予支持,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一是,對高校設立技術轉移轉化機構,最高給予2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二是,對高校與在蓉企業聯合開展技術攻關、產品研發,每個項目按技術交易額的3%給予高校研發團隊每個項目最高100萬元補貼。三是,對企業吸納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技術成果的,按照實際發生技術交易額的3%給予補貼,單個技術合同最高不超過50萬元,每家企業單一年度最高不超過200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