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學期,虹口實驗學校的英語教師鄔明敏接手初中起始年級,她明顯感覺這群“00后”孩子與她剛剛送走的初三學生有很多不同,他們給課堂帶來的挑戰不斷。
鄔明敏老師的感覺并沒有錯。她所在的學校,如今“00后”已經是舞臺上的主角,這伴隨信息技術發展而成長起來的一代,確實表現出了諸多不同--知識面更廣,思維更活躍,自我意識也更強。面對“00后”所帶來的新變化,老師們是不是需要有所改變?
老一套無法應付“00后”學生
剛開學那陣,鄔明敏給預備班新生上課,還真有點緩不過神來。她用英語講解課文,底下的學生呆呆地望著她沒有反應。鄔老師注意到這些剛從小學升上來的學生,很多人沒有開口說英語的習慣,也沒有開口的欲望。起先她把原因歸咎于小學沒有培養起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但課后與學生接觸時發現,他們中的很多人在校外參加英語培訓,不少人還喜歡看原版小說或電影,英語基礎并不差,只是對于“你講我聽”的傳統上課形式提不起興致。
語文老師楊蔚昀也同樣有點不適應,她說:“每次布置課堂作文,底下學生總是‘唉’聲一片。”“00后”學生對課堂寫作的抗拒情緒已經超過了以往她所帶的班級。
讓楊老師感到困惑的,不是怎樣教授學生寫作技巧和方法,而是如何消除學生對寫作的抗拒和害怕,提高他們的興趣。
與學生接觸多了,楊蔚昀注意到一個奇特的現象:當學生講述一件自己親身經歷的事件時,總能繪聲繪色,甚至手舞足蹈,而當寫作成為一種“作業”或者“任務”時,他們的這種表達激情就蕩然無存。更讓她意外的是,一些平時作文并不出挑的學生,課余管理自己的博客卻是相當勤快。
傳統的課堂教學似乎很難讓“00后”的眼神變得靈動。“現在的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很多,他們對課堂有更多期待,老師不可能用老一套來應付。”鄔明敏說。
用“00后”接受的形式叩開心門
學會叩開“00后”的心門,成了眼下老師們的必修課。在虹口實驗學校,結合市級課題《教師個體知識傳遞過程中教學行為改善的實踐研究》,老師們開始研究學生,試著調整教學策略。
為了讓學生在課堂上活躍起來,鄔明敏動了不少腦筋:口語訓練不再是呆板的一問一答,而是引進學生普遍歡迎的節奏說唱,這可以幫助學生正確發音和培養語感;用英語講述學生感興趣的娛樂八卦,把所學詞匯和句型有序融入教學,枯燥的學習頓時變得趣味十足。為了讓學生接受全英語教學,鄔老師每次上課都是手舞足蹈,跳上跳下,肢體語言特別豐富,學生們很快被她感染,還送給她一個昵稱--“澳洲小袋鼠”。
楊蔚昀則希望借助學生喜愛的博客平臺提高他們的寫作興趣。她開設了一個“天使之城”的寫作教學博客,定期上傳學生習作,師生可以隨時瀏覽和評論。老師成了與學生平等對話的網友,這感覺讓學生很來勁。越來越多的學生希望自己的習作也能上傳到博客,供同學“圍觀”。
博客開通半年后,楊老師在班里進行了一次匿名調查,對寫作文,58%的學生選擇“喜歡”,而明確表示“討厭”的只有1人。
“老師被挑戰”將成為常態
變有趣的不僅僅是擁有“袋鼠”老師的英語課堂和借助博客的作文教學,最讓學生犯怵的數學作業也開始“變臉”了。
學校的問卷調查顯示,學生對數學作業反映最突出的問題:一是內容枯燥、形式單一;二是時間、要求一刀切。“單一、呆板、枯燥”,是崇尚個性的“00后”最不喜歡的名詞。數學教研組長林海和老師們開始努力,希望使作業設計更符合科學性。
除了根據學生個體差異設計分層作業外,老師們試著把新的數學知識融于“24點”、“數獨”等經典數學游戲中,將教材中的數學概念、定理、公式等的應用練習改為課外實驗型作業,讓學生除了動腦,還要動手。這些新穎有趣、形式多樣的作業,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助于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越來越多的老師認識到,并不是自己講得多,學生做得多,成績就越好,教育必須按科學規律辦事,而研究學生是第一位的。”林海強調說,“研究學生,不是簡單地迎合,而是找準切入點,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長期以來,老師們的關注點更容易集中在課程標準和教材課本上,“老師講學生聽”已經成為師生們習以為常的教學狀態。在個別老師看來,被學生挑戰更是不可接受的,然而,“00后”的校園現實是,“老師被挑戰”將成為一種常態。
“教條式的灌輸方法將無法承擔對‘00后’的教育責任。”林海建議老師同行們“蹲下身子”,以更輕松的心情,直面“00后”帶來的沖擊。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廣告合作 - 網站介紹 - 聯系我們 - 獵頭服務 - 防騙手冊 - | |||
Copyright @ 2020ShuoBo114.com All Right Reserved 碩博人才網 版權所有 第一域名:www.shuobo114.com第二域名:www.hnhyjq.com 碩博人才網是提供人才、招聘服務的人才招聘網站,是國內知名人才招聘品牌,信譽保證。并提供招聘會信息、人才市場信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