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重慶能源集團石壕煤礦,母親陳治碧出示記錄著兒子上學花銷的賬本。 記者 黃平 攝
綦江一個普通礦工家庭出身的學子考上了清華大學臨床醫學專業,明年就要畢業了,母親用賬本記下了7年來給兒子匯去的每一筆錢,累計至今共為102277元。昨日,其母親說,記賬的目的是為了激勵兒子奮發向上,好好學習。
賬本
母親記下匯給兒子每筆錢
今年50歲的陳治碧家住重慶能源集團石壕煤礦逢春一路。“2005.10.25.計1000元;11.25.計600元。”昨天,陳治碧展示的一本軟皮筆記本顯示,上面用紅、黑、藍三種圓珠筆記錄著一串串這樣的數據。她說,這樣的記錄是7年前兒子考入清華大學后,她給他匯的每一筆款項。
記者看到,這個記賬本上大都只記有詳細的時間和金額,對款項用途極少有文字提及。記賬本的最后記錄時間是今年7月23日,金額顯示11055元,它包含兒子到貧困山區支教等的花費。她說,自今年9月起,兒子開始到北京協和醫院實習,有一定生活補助,他們自此再沒有寄錢給他。
發奮
兒子每年都有5000元獎學金
昨天,陳治碧和丈夫趙福平將兒子7年來的所有花費加了一下,共計102277元,平均每年花費14611元,而他們僅是一個普通的礦工家庭。
陳治碧說,2005年6月,兒子以666分的高考成績被清華大學臨床醫學專業錄取,要攻讀8年。“高考前我們就鼓勵他說,考上清華后可以坐飛機去上學。”丈夫趙福平說,同年9月,兒子花980元獨自乘機進京念書。在母親陳治碧的記錄中,清華第一學期,兒子的學雜費等共花了14620元,第二學期因暑假到青海支教,她共給兒子匯去15150元。
她說,每月平均給兒子匯1000元生活費,兒子在清華念書時,幾乎每年都有約5000元獎學金,“領到那筆錢時,那段時間我們就不再匯生活費,當他用完了我們再匯給他。”
報恩
公派出國給父母買禮物
丈夫趙福平告訴記者,今年8月10日,兒子被學校公費派到美國哈佛大學訪問20多天。臨行前,他給兒子匯去11000元作零用。
令母親陳治碧感到欣慰的是,這筆錢兒子只花了約3000元,“他買了一根皮帶,給他爸爸買了一條煙,還給我買了一個包,并寄了一些小吃回老家。”
2011年7月21日,思子心切的趙福平夫妻倆到北京看望兒子。為節約費用,當時他們每人花800元買了機票晚上到達北京,然后帶著兒子到故宮、頤和園和長城游玩。
心聲
激勵自己將來回報父母
如今,趙福平夫妻倆仍住在單位約30平方米的公房中,除臥室外還有一間客廳。陳治碧稱,兒子回家就睡客廳的折疊床。
昨天,重慶能源集團石壕煤礦黨委工作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趙福平夫妻是普通礦工,兩人每月工資總收入近年來僅有3000多元,加上陳治碧生病住院等,家庭花費相當大,“這樣一個普通家庭能培養出一名清華學子,確實相當不易。”
鄰居周女士感嘆說,2005年冬天,她陪陳治碧到一個小店里花100多元買了件羽絨服,至今陳治碧都還在穿。
陳治碧說,當初給兒子記賬,只是想激勵他在大學里勤奮上進。昨天,正在清華大學念書的兒子告訴記者,每當回家看到這個賬本,在心酸的同時更加激發自己奮發向上,將來回報父母。
幕后
兒子把父母獎勵拿去買書
明年7月,兒子就從清華大學畢業了。在母親陳治碧眼中,兒子的成長得益于恰當的激勵和他自身的勤奮。她說,兒子讀小學起,他們就承諾,平時單元測驗一科考100分獎勵5元,半期考試一科考100分獎勵50元,期末考試一科考100分獎勵100元,每次都是當場兌現。兒子把這些獎勵當作買書“基金”,當這些錢積累到一定程度,他們會帶他去買書。
趙福平說,對兒子考試中的錯誤他會讓兒子反復做,直到做正確為止。“這種辦法他讀高中時一直都在用。”趙福平稱,2005年兒子從重慶育才中學畢業考入清華大學。
陳治碧說,自小學一年級起,兒子夏天每天凌晨5點半與她同時起床,冬天則是6點起床,看1小時的書,飯后再步行去學校。“至今在大學里,他都一直在堅持這樣的早起。”陳治碧說。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廣告合作 - 網站介紹 - 聯系我們 - 獵頭服務 - 防騙手冊 - | |||
Copyright @ 2020ShuoBo114.com All Right Reserved 碩博人才網 版權所有 第一域名:www.shuobo114.com第二域名:www.hnhyjq.com 碩博人才網是提供人才、招聘服務的人才招聘網站,是國內知名人才招聘品牌,信譽保證。并提供招聘會信息、人才市場信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