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3日,下同),南川區道南中學,老師正給同學們演示發明的中性筆加液器。 記者 張路橋 攝
因對學習提不起興趣,招惹是非還參與打架,南川區道南中學初二學生皮其毅在老師和爸媽眼里就是一個調皮鬼。不過,去年9月的一天,正在上課的他又開小差,在課桌下耍玩具,結果老師調侃他,說他可以去幼兒園進修了。這句話深深地“刺激”了他,他內心反復在重復著一句話:學習我搞不贏,但是其他的我還是行的。之后,他加入學校的科技創新小組,發明了紅外線拐杖,獲國家專利,從此徹底從一個耍娃變成了一個“發明家”。昨日,他表示,他還有6項發明獲國家專利局受理,“我想今年之內突破10項發明”。
調皮娃搞發明證明自己
去年9月,15歲得皮其毅上初二,但一直對學習提不起興趣,時不時還招惹是非,甚至還會參與打架。“不聽老師的話,不聽爸媽的話,不想讀書,整天都遭人嫌棄”,皮其毅笑言,當時自己是一個十足的調皮娃。
一天,皮其毅如往常一樣,上課時在課桌下把玩著玩具,結果被老師發現。“皮其毅,你可以到幼兒園那邊去進修了。”老師不經意的一句調侃,深深地“刺激”了皮其毅,他事后表示,當時他不服氣,覺得自己除了學習成績趕不上別人外,他還是有其他本事,他想證明自己。
自那以后,皮其毅走進了學校科技創新辦公室,開始學習搞發明創造。沒過多久,皮其毅的靈感來了,他設計出了一款紅外線拐杖,紅外線探測儀測到前方障礙物的同時用語音提示使用者。經過多次試驗,他成功了,他的這個原理還獲得了國家專利局授權。
靈感源于盲爺爺的遭遇
皮其毅說,之所以能搞出紅外線拐杖這個發明,主要來自爺爺的生活需要。“爺爺看不見已經10多年時間,一直靠一根木棍指路”,皮其毅說,“可是現在人行道上不光人多,車也多,爺爺住的樓下長期停放著不少車,我怕他被撞到了”。
通過和爺爺聊天,皮其毅了解到盲人需要一根智能拐杖,會說話的拐杖。隨后,他開始構思如何實現這種拐杖功能。同時,皮其毅將他的想法告訴了自己的輔導老師王傳平。但是,如何才能找到一種東西能探測到障礙物?王傳平幫他想到了紅外線探測儀。
發明盲人拐杖的過程中,皮其毅開始主動學習。“在指導他的過程中,我一開始發現他對正負極磁場都搞不清楚”,王傳平說,知道自己理論都沒過關,皮其毅開始主動打開物理課本學習磁場知識。
1年搞出7項發明創造
發明盲人拐杖之后,皮其毅的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開始全身心投入發明創造之中。截至目前,除了盲人拐杖外,他1年內還有6項發明被國家專利局受理。
“靈感越多,就發現自己的知識少得可憐”,皮其毅說,在搞發明過程中他經常遇到很多小問題,他不得不請教同學,“次數多了,自己也覺得不好意思”,最后他只好自己看書,自己把問題搞清楚。
現在上初三了,學習相對緊張,皮其毅不得不在功課上投入精力,但他還是為自己的發明創造定下了目標。“打算今年的發明專利要突破10項!”皮其毅說,發明搞得越多,越發現自己知識少,“有了知識,我才能搞出更多更好的發明”。
班主任張體芬證實,和一年前相比,皮其毅的學習成績已經有了大幅度提升。
延伸
同校師生兩年搞出47項國家專利
記者采訪了解到,像皮其毅這樣愛好發明創造的同學還不少。從2010年開始,道南中學師生自發成立科技創新辦公室以來,兩年多時間里,共有47項發明獲國家專利局授權,156項發明被國家專利局受理。
“我發明這個多功能菜板,是一次幫媽媽做家務時萌生的想法”,初三(10)班學生袁應玲說,她在切菜時發現,洗菜板洗菜刀很不方便,于是她思考能否把菜板裝在一個特殊的盒子里,既方便清洗又便于存放。
“每天放學后,看到學生扔了不少中性筆筆芯,我就在想,這些筆芯能否重復利用呢?”多番思考和實踐后,袁興文老師發明了中性筆加液器。袁興文老師說,市面上中性筆筆芯大概是0.5元/支,如果使用中性筆加液器,價格可降到0.06元/支,而生產一個中性筆加液器的成本只需60~80元,從長遠看,還是可以節約不少錢。
副校長韋江毅介紹,該校有8名老師指導學生搞發明創造,在這些專利發明中,一種網絡登錄認證保護裝置及其使用方法獲得國家部級科技一等獎獎勵,一種教具斜度測角器獲得國家部級三等獎。韋江毅表示,接下來,在南川區科委等部門支持下,學校擬在當地工業園區科技孵化園注冊成立公司,將發明創造轉化為產品。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廣告合作 - 網站介紹 - 聯系我們 - 獵頭服務 - 防騙手冊 - | |||
Copyright @ 2020ShuoBo114.com All Right Reserved 碩博人才網 版權所有 第一域名:www.shuobo114.com第二域名:www.hnhyjq.com 碩博人才網是提供人才、招聘服務的人才招聘網站,是國內知名人才招聘品牌,信譽保證。并提供招聘會信息、人才市場信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