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就業,穩就業,河南再出新舉措——8月20日,記者從河南省人社廳獲悉,河南省人社廳、財政廳、扶貧辦等單位共同印發了《河南省穩定和擴大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12條措施》,從提高補貼標準、加大扶持力度等方面,出臺了系列有力舉措。這些措施自發布之日起實行,實行期截至2020年12月31日。
五項補貼標準要提高
《措施》提出,要提高五項補貼標準,分別是:
提高企業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補貼標準。各類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市場經營主體吸納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6個月以上的,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補貼標準由每人1000元提高到2000元。
提高貧困勞動力參加創業培訓補貼標準。對參加定點培訓機構組織的創業培訓的(含線上),按規定給予創業培訓補貼,其中創辦(改善)企業培訓補貼標準由1000元提高到1500元。
提高貧困勞動力初始創業補貼標準。對取得工商、稅務登記且有固定經營場所,穩定經營6個月以上,帶動當地3人以上就業且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的,按規定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補貼標準由5000元提高到10000元。
提高貧困勞動力創辦實體補貼比例。貧困勞動力創辦的實體在縣(市、區)、鄉鎮產業集聚區、特色商業區、商務中心區及其他專業園區、孵化基地、創業園區發生的物管費、衛生費、房租費、水電費,按當月實際發生費用給予補貼,補貼比例由50%提高到80%,年補貼限額由2萬元提高到3萬元。
提高助力脫貧攻堅優秀項目獎補標準。對評選為省級農民工返鄉創業“助力脫貧攻堅優秀項目”的,根據其項目前景、帶動貧困勞動力就業情況,由河南省財政給予一次性獎補,獎補標準由2萬元~15萬元提高到5萬元~20萬元。
對三項活動進行補貼
擺地攤免攤位費、實施線上經濟給幫扶、對自主創業勤勞致富貧困戶進行獎補,這些補貼,將為創業的貧困戶帶來佳音。
對貧困戶參與“地攤”經濟進行補貼。鼓勵各地利用集市、夜市、廟會等時機,結合交通、小區分布、群眾消費需求等具體情況因地制宜,劃定經營范圍和區域,提供免費攤位,制定合理的、人性化的管理標準,引導更多貧困群眾從小微攤位做起,實現就業創業。
對貧困戶參與“線上+”經濟進行補貼。鼓勵貧困戶利用網絡銷售平臺,采取網上銷售、直播帶貨、參加會展等形式,銷售特色農產品及其他產品,實現“線上+”就業創業的,縣(市、區)要根據貧困戶電商平臺注冊賬號和物流公司有效發單,對利用“線上+”就業創業項目進行補貼。具體標準和范圍由各縣(市、區)確定,所需資金從扶貧專項資金中列支。
對自主創業勤勞致富貧困戶進行獎補。在評選“農民工返鄉創業之星”時,拿出一定比例用于評選“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脫貧之星”。
加大幫扶支持力度
加大公益性崗位開發力度。加大對“三無”人員(無法離鄉、無業可扶、無力脫貧)安置力度,圍繞疫情防控等重大突發事件,開發防疫消殺、醫護輔助、物資配送、道路管制、卡點值守等應急管理服務崗位。滿足城鄉基層公共服務需求。
開發保潔、保綠、公共設施維護、便民服務、婦幼保健、托老托幼助殘、鄉村快遞收發等便民服務類崗位。彌補“三農”領域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整治和生態治理不足。開發農村公路建設與管護、村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與管護、水利工程及水利設施建設與管護、河湖巡查與管護、垃圾污水處理、廁所糞污無害化處理、河塘清淤整治、造林綠化等崗位。
加大初創型小微企業支持力度。加大省級農民工返鄉創業投資基金對初創型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同等條件下優先支持貧困勞動力創辦的小微企業。鼓勵市縣政府與省級農民工返鄉創業投資基金母基金合作設立子基金,放大基金規模,擴大基金投資覆蓋面,助力貧困勞動力自主創業,為貧困勞動力初創型小微企業提供便利。
加大對脫貧監測戶、邊緣戶幫扶力度。對脫貧監測戶、邊緣戶,具備發展產業條件和有勞動能力的,支持其參加與生產相關的經營技能培訓、勞動技能培訓,支持通過村內扶貧公益崗位安置。
此外,河南省還要實行農村勞動力信息采集補貼。對從事農村勞動力信息摸排、更新的,按照1元/條標準支付服務費用。補貼資金從就業補助資金中列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