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一解決企業實際問題、資助5000名職工專本科學歷提升、新建工會大食堂20家、建立港澳職工服務基地……4月23日,深圳市總工會發布《深圳市總工會助力高質量發展若干舉措》(下稱《若干舉措》),從服務重點企業、助力重大項目、培養技術技能人才、優化營商環境、助力實施“百千萬工程”等8方面推出22條舉措,團結引領廣大職工建功新時代。
解決500個成果轉化、技術創新等問題
在服務重點企業發展上,深圳市總工會一方面將建立健全聯系重點企業專項工作機制,對全市工業產值排名前200位、為經濟增長作出突出貢獻的重點企業,開展調研走訪慰問,充分了解企業和職工需求,一對一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
另一方面,創建各級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1000家,提高先進制造、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等重點企業職工先模榮譽參選比例,并開展“勞模工匠助企行”專項行動,組織不少于500人次勞模和工匠人才走進專精特新等企業,幫助解決不少于500個成果轉化、技術創新等問題。
同時,通過開展深圳職工文化建設“三大節”(音樂節、體育節、文化節),采取“文體活動+企業展示”模式,在賽事活動現場搭建企業展示宣傳平臺,加強企業品牌影響力。
在助力重大項目建設上,除了舉辦深圳市第十四屆職工技術創新運動會暨2024年深圳技能大賽,還將圍繞“20+8”產業集群,擴大省、市重點工程項目勞動競賽覆蓋面,加強競賽項目與重點產業契合程度;完善深圳市職工“五小”創新與質量技術成果競賽機制,助推全市重大項目建設提質增效。
此外,圍繞推進重大戰略建設、促進重大科技項目攻關及研發“根技術”、破解“根問題”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領軍人才、工匠技能人才和先進一線職工的需求,設計研發相親交友、健康講座等針對性服務項目,贈送技術工人和勞模療休養名額6000個以上,鼓勵科技工匠人才單位參加互助保障計劃,支持符合條件的單位申報療休養活動經費補助。
為百萬勞動者提供綜合保障
針對平臺企業,深圳市總工會將推行“重點建、行業建、兜底建”模式,推動工會組織向新就業群體延伸,并持續推進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工會工作改革,探索建立市、區兩級新業態行業工聯會,最大限度吸收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加入工會。
全市各級工會將通過經費支持項目、健康體檢項目、保險保障項目、法律服務項目、入會禮包項目,全面支持平臺企業工會。同時,擴大“深工守護”系列綜合保障項目覆蓋面,打造“事前預防+日常關愛+事后保障”全周期服務體系,為超140萬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家政人員等提供無記名團體險,提供包含安全預防、意外傷害、重大疾病等綜合保障。
而在更廣泛的職工服務層面,將強化11家區級服務中心建設,優化暖蜂驛站等服務陣地;在企業集中的園區,新建工會大食堂20家;在職工密集場所,新建職工服務中心(站)12個;新建“工會愛心媽媽小屋”“工會愛心托管班”30家,并為職工提供普惠性嬰幼兒照護服務;推動國家級、省級職工書屋在全市各區實現全覆蓋,全年開展職工讀書分享活動1000場以上;建成100家基層工會職工“心靈驛站”,面向平臺騎手等新就業群體啟動“心靈解憂鋪”計劃,開通職工心理健康24小時服務熱線,全年為不少于30萬職工提供工會心理服務。
資助5000名職工學歷提升
在大力培養技術技能人才上,將實施第十七屆“圓夢計劃”,重點支持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從業人員學歷提升,全年資助5000名職工專本科學歷提升;實施“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公益技能培訓,全年開展職工素質提升講座500場以上,全年實名制培訓2.5萬人,覆蓋規模企業300家以上、中小企業1000家以上。
聚焦技術技能人才緊缺領域,建設10個高端實訓室、3個產業工人培訓基地和30個產業工人培訓中心,為超300家企業和基層工會上門授課,為全市打造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的現代產業體系提供人才支撐。
為優化營商環境,深圳市總工會將擴大多形式多層級勞資溝通協商覆蓋面,培育全國和諧勞動關系樣板站點,打造勞動關系和諧園區典型;發揮“工會+法院”“工會+人社”“工會+仲裁”等多方協作聯動機制作用,推動勞動爭議多元化解。
同時,完善“3+N”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推動建設200個動態工會法律服務站點,舉辦法律專題培訓、普法宣傳活動和送法入企活動等各不少于100場,并建立全市工會法律服務站點電子地圖,為各級工會、職工提供全天候法律服務。
開展工傷探視“一鍵申請”,擴大工傷探視服務范圍,實現“應探盡探”,延長探視服務鏈條,將工傷探視與困難幫扶、安全生產等有機結合;大力推動已建會百人以上非公企業建立職代會制度,加快推進職工訴求響應系統與市民生一體化平臺對接,力爭做到職工訴求響應率100%,辦結率不低于95%,推動勞資矛盾發現在早、化解在小。
發放1800萬元消費券促消費幫扶
《若干舉措》還將促進灣區融合共建,及時向港澳工聯會鏈接共享深圳關于港澳職工就業、社保、培訓、職稱評定等信息,組織若干批港澳職工來深參觀紅色教育基地、先進高科技企業、改革開放成果展等,不斷增強港澳職工對祖國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構建粵港澳職工交流服務陣地,包括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職工交流服務中心(深圳),探索在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等地建立若干個港澳職工服務基地,打造大灣區工會開展職工交流、培訓、文體活動、技能競賽的綜合服務平臺,帶動更多港澳職工投身大灣區建設。
在助力“百千萬工程”方面,深圳市總工會將結合大型慶;顒印䥺T活動日、公眾假期等節點,積極開展“工會消費扶貧采購節”、直播帶貨“樂購”等消費幫扶活動,發放消費券1800萬元,鼓勵引導各級工會在采購中向消費幫扶產品傾斜。
此外,將符合條件的鄉鎮文旅度假綜合體、紅色黨史國情教育點等納入職工(勞模)療休養基地路線,發放職工療休養消費券,鼓勵引導職工參與鄉村旅游,助力鄉村振興。
相關
深化綜合改革 建設先行示范工會
4月22日,深圳市總工會第七屆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舉行,高圣元當選為深圳市總工會主席。高圣元強調,要聚焦高質量發展,組織動員廣大職工建功立業;要堅持以職工為中心,用心用情做好維權服務;要深化工會綜合改革,奮力建設先行示范工會。
深圳市總工會第七屆常委會工作報告指出,深圳基層工會達28552家,實名認證會員達409.3萬人。過去一年,深圳已建成“市+區+產業”勞模工匠講師團工作體系,建成高端實訓室、技能人才培訓中心78個,培訓職工超過300萬人次,各類勞動競賽覆蓋產業工人超百萬人次;職工文化建設“三大節”等系列活動觸達職工超5000萬人次,深圳工會媒體融合中心年傳播量超1億次;“E路守護”綜合保障項目覆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近100萬人,新建暖蜂驛站、工會大食堂、愛心媽媽小屋等各類陣地1364個;發放3000萬元幫扶消費券,各級工會采購幫扶產品超6億元。
下一步,深圳工會將主動適應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要求,奮力建設先行示范工會。其中,聚焦經濟建設,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建立層級豐富的勞動競賽體系,深入推進技術技能人才隊伍培養,積極助力實施“百千萬工程”,組織動員職工群眾圍繞高質量發展建功立業。
促進和諧勞動關系建設,健全勞資糾紛預警處置體系,加強工會勞動保護監督,完善“3+N”法律服務體系;打造普惠服務新模式,優化“一體兩翼”五重幫扶保障體系;深化工會綜合改革,完善先行示范工會標準體系,加快優秀改革經驗的復制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