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能保障預付費資金的安全,就算沒有‘職業閉店人’,企業走正常破產清算程序,消費者同樣拿不回剩余款項!敝袊▽W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認為,解決“職業閉店人”問題的當務之急是從根源上強化預付費消費監管,并建立預付費消費信用體系。
預付費消費是指消費者預先向經營者支付一定資金,然后按次或按期獲得商品或服務的消費方式。
陳音江曾帶領團隊就預付費消費做過專項調查,結果顯示,96.40%的受訪者表示有過預付費消費經歷。其中,51.07%的受訪者表示在預付費消費過程中遇到過商家拖延或不退費問題,41.89%的受訪者表示遇到過合同約定不清晰問題,32.76%的受訪者表示遇到過虛假宣傳問題,28.33%的受訪者表示遇到過商家停業或跑路問題,還有17.32%的受訪者表示遇到過收費后降低服務標準問題!斑@說明預付費消費問題相對較多,其中商家拖延或不退費問題最為突出!标愐艚f。
將于7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對預付式消費作出明確具體規定。
陳音江表示,《條例》明確了預付式消費經營者的主體責任,尤其針對消費者投訴集中的降低商品或服務質量、任意加價、停止營業前售卡,以及導致消費者維權舉證難的不簽訂合同等問題進行詳細規定。
隨著《條例》的施行,這些預付式消費問題有望得到明顯改善。在陳音江看來,規范治理預付式消費,不僅需要明確經營者的責任義務,還需要明確監管部門分工、監管預收資金等方面,建立信用體系尤為重要。
據陳音江介紹,我國預付式消費市場建立時間較短。商務部于2012年頒布《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在具體實踐中需要進一步加以完善。目前,北京、上海等地出臺了單用途預付消費卡的相關管理規定。5月1日,修訂后的《上海市單用途預付消費卡管理實施辦法》施行。上海市單用途預付卡協會發布《上海市單用途預付卡守信企業名單》,建議消費者“買預付卡先查信用”,對10種購卡場景加以警示,包括充值金額越高折扣越大;預付卡時間越長越合算;口頭約定、夸大宣傳;購卡合同為統一格式不用看;轉賬到個人賬戶,沒有消費記錄;價格不公開,隨意漲價,降低服務質量;打親情牌幫忙沖業績;買卡容易退卡難;加盟店發卡,品牌企業不認賬;發卡商家換“馬甲”等。
“如果不建立有效的信用體系,發卡經營者卷錢跑路后,重新注冊一個企業又可以故伎重演,繼續損害消費者權益!标愐艚ㄗh,相關部門可對預付式消費情況進行廣泛調研,并在吸收預付式消費地方性法規基礎上,對預付式消費進行專門立法或修改完善現有法律法規,以明確預付式消費的含義、發卡單位資格、發卡方式、發卡數量和金額、資金監管等內容,為預付式消費規范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同時,他認為,應進一步明確各部門的監管職責,壓實預付式消費監管責任;建立健全預付式消費資金安全體系,通過銀行資金存管、商業保險以及第三方擔保等方式確保消費者預交資金安全;建立預付式消費信息披露和信用評價制度,增加預付式消費信息透明度和經營主體信譽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