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京正南緊鄰京開高速與六環路的京南物流基地是首都當前四大物流基地中面積最大、吞吐量最多,且唯一具備公鐵聯運的綜合物流基地。平日里,卡車司機、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在這里聚集,全市首家“卡車司機之家”由此而生,聚焦卡車司機實際需求,以“點單接單”模式提供精準化服務,讓卡車司機感受到貼心和暖心。
和大部分工會驛站一樣,“卡車司機之家”設立了茶歇區、休息區、閱覽室等區域。結合司機實際需要設置了飲水機、微波爐、冰箱、桌椅、沙發、電視、空調、圖書、棋類、無線網絡、充電、醫藥箱、雨傘等設施設備。為了方便司機如廁,這里還設立了男女衛生間,考慮到司機們奔波在外專門增設了淋浴功能。司機們跑完長途運輸后來到這里,不僅可以納涼取暖、休息如廁以及接熱水、熱飯,還可以上網、看電視、下棋、按摩、閱讀書籍報刊等,緩解長途運輸的疲勞。
多多買菜配送員張師傅是“卡車司機之家”的“常客”。由于配送性質的不同,張師傅每天凌晨四、五點就出發來到倉庫裝車,但常常會遇到發往倉庫的貨還沒有到的情況,有時候一等就是一個多小時。張師傅說:“夏天還好,冬天在車上特別冷,自從有了這個驛站,我就來這里等,喝著熱水,刷刷手機,看會書,舒服多了。”
“這里方便、舒適、服務熱情,可以休息、喝水、按摩,非常貼心。”“卸完貨,有地方歇腳了,方便又暖心,感謝工會的貼心服務。”……在“卡車司機之家”服務臺的留言簿上,不少卡車司機寫下了感謝的留言。大興區天宮院街道總工會副主席任春紅向記者介紹,“卡車司機之家”投用三年來,受到了司機的廣泛好評,真正成為了卡車司機的“避風港”。
來到這里,墻上“五微服務暖心管家工作室”的宣傳標語格外醒目。任春紅介紹,為了進一步強化基礎建設,拓展陣地功能,“卡車司機之家”專門設置了“暖心管家工作室”,聘任社區黨支部書記為“暖心管家”,打造“管家式”暖心服務品牌,及時滿足卡車司機需求。
其中,“五微服務”中的“微談心”,通過“面對面”“小信箱”“線上聊”等方式了解卡車司機需求困難和訴求建議,形成“司機點單,組織接單”的有效溝通。“微走訪”則通過開展“夏送清涼 冬送溫暖”等活動常態化到貨運企業了解司機實際需求,將工會組織的關懷送到職工身邊。任春紅表示,“五微服務”不但為卡車司機提供了暖心服務,還通過與卡車司機直接溝通聯系,顯著提升了卡車司機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足感。
值得一提的是,這里的卡車司機還被賦予了新身份——園區網格員,通過實施“新身份”聘任機制,推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成為基層治理的新生力量。卡車司機“園區網格員”可發揮園區探頭作用,當發現安全隱患時,及時通過創建的“您掃我辦”微信小程序或微信群上報,與街道職能部門快速處置、聯動解決。目前,已解決安全隱患類、環境治理類等問題200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