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來過好幾次了,在這里不僅提供了零活用工的招工信息,還有企業的正式招聘信息,不定期地進行信息更新,我上份短期工作就是通過這里發布的信息找到的,很方便、有時效。”正在甘州區濱河新區零工驛站瀏覽用工信息的小劉說道。
今年以來,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總工會聚焦職工群眾就業創業需求,通過“3+35零工驛站”模式,開辟出“工會幫就業”的服務新領域,幫助2000余名靈活就業勞動者找到工作。
探索多元化建設模式
自2024年“工會幫就業”活動啟動以來,甘州區總工會就堅持以普惠性為原則、關注靈活就業群體特殊性為發展方向,展開零工驛站建設規劃。
建設零工驛站首先要科學選址、合理布局。“我們立足統籌利用工會現有服務陣地、人社部門務工資源,爭取把零工驛站就業服務的功能作用發揮到最大化。”甘州區總工會驛站建設相關負責人說。
經多次調研走訪,甘州區總工會根據用工需求大、交通條件要求高的特點,科學選址,新建輻射半徑較大的綜合性零工驛站1個;與區人社局多次洽談,協作共建零工驛站2個,實現場所共用、功能融合、信息共享,促進零工驛站服務多元、質效提升;針對用工需求分散、人員規模較小的區域,結合現有36個工會戶外勞動者驛站,改建家門口就業服務站點,探索“工會幫就業”服務新領域,整合資源,優化改造,建設布局合理、功能齊全、便民利民的零工驛站,為靈活就業群體提供安心找工作的便捷渠道,也為用人單位豐富了放心招工的公益平臺,讓驛站“小空間”融入民生“大格局”。
“社區工作人員介紹說這邊有個零工驛站,我一看導航,這不就在我們小區旁邊嘛!省了我好多力氣!”家住張掖老火車站附近的張某指著手機屏幕道。
拓展全方位服務功能
“我們與人社部門共建的零工驛站,不僅有工會的桌椅、微波爐、飲水機、電風扇、愛心藥箱、維修工具等設施,還有人社局隨時更新的各類招工信息!备手輩^總工會工作人員介紹說,“通過‘甘州人社’‘甘州就業創業’‘甘州工會’等公眾號的發布功能,為求職零工實時推送就業信息,實現掌上關注、線上線下雙聯動,隨時掌握最新招聘動態,全面滿足寶媽、大齡、文化程度不高等務工群體需求!
立足“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建設標準,在新建、共建、改建的驛站差異化增設崗位信息、求職登記、政策咨詢、維權保障等服務,主動為求職者提供就業、創業、維權咨詢,配備解渴解暑、日常急救等基本便民服務設施。
同時,根據季節性、節假日用工規律和需求,有針對性地定制招聘信息清單,為靈活就業者提供更多就業機會,讓驛站服務不局限于“累可歇腳、冷可御寒、熱可乘涼、渴可喝水”,為靈活就業群體提供了遮風擋雨、冬暖夏涼的求職新場所,讓“15分鐘服務圈”變身“15分鐘就業‘加油站’”。
“我年齡大了,奔波不起,就想找個零活干。上次打工的地方說他們招的零工是在這個驛站找的,路程不遠,我就過來看。這里真不錯,風吹不著,雨淋不著,工作人員還給我熱心指點,現在的政策是真好啊!”原新墩鎮的村民王大叔在零工驛站找到了一份看管“開心農場”的工作,“既能過熟悉的田園生活,勞動強度也沒以前種地那么大,挺好!”
聚焦多角度作用發揮
甘州區總工會結合工會會員動態化管理模式,充分利用“隴工惠”入會轉會模塊靈活變動會員實名制信息,讓靈活就業人員也能享受到工會的關懷和服務,感受到來自“娘家人”的溫暖。
為充分了解市場用人需求以及求職者就業意向,甘州區總工會結合行業薪酬問卷調查,摸清勞動者職業規劃及方向,督促企業開展各類技能培訓,提升勞動者的就業適應能力。積極發揮集體協商機制效力,動態掌握勞動者就業的難點和企業招工痛點問題,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幫助求職者和用人單位實現“雙向奔赴”。
甘州區總工會抓住靈活就業群體勞動關系不穩固,維權困難的“痛點”,充分發揮“法院+人社+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維權作用,為他們提供維權指導和矛盾調解等服務。
近日,甘州區“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通過視頻通話成功調解了一起欠薪案件,當事人無法到場,就采取線上解決的方式,“這是今年調解的第62個案件了!”甘州區總工會調解員張姐說。
建設“零工驛站”是工會助力就業創業的一項惠民工程,甘州區總工會負責人表示,“將通過‘架橋梁、搭平臺、提技能’聚合各方資源,不只服務職工,更致力成就職工,充分挖掘靈活就業人員的職業價值,助力他們取得職工‘身份證’,在‘工會幫就業’品牌活動中展現工會新作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