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服務職工群眾質量如何?職工群眾對工會組織評價有多高?工會對戶外勞動者關愛措施有哪些?”甘肅省酒泉市總工會通過加強戶外勞動者驛站建設和服務,全方位提升戶外勞動者驛站品牌和形象,職工群眾普遍認為:各級工會建設和管理的戶外勞動者驛站,切實解決了職工群眾熱飯、避雨、充電、喝水等困難,為職工辦實事辦到了心坎上,贏得了職工信賴,扮靚了工會底色,測試了“工會溫度”。
近年來,酒泉市總工會將戶外勞動者驛站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圍繞“工會主導、社會參與、共建共享、務實高效”的原則,下達工作任務,主動籌措資金,積極協調房屋,竭誠搞好服務,驛站建設運營工作取得積極進展,籌資254萬元建成了10個新就業(yè)形態(tài)勞動者驛站,全市共建成并運營了99個戶外勞動者驛站,切實為戶外勞動者提供實實在在的幫助。
掛燈箱上地圖,讓戶外勞動者找得見
建成運營的99個戶外勞動者驛站,根據不同房屋特點,在最顯眼、最方便的地方,全部定制懸掛了刻有“戶外勞動者驛站”字樣的燈箱,讓勞動者抬眼可見。同時研究制定了驛站管理服務制度,與服務單位簽訂《管理運行責任書》。全面完善高德地圖、百度地圖信息采集工作,實現網絡地圖在線查找,一鍵導航等功能,分類標注驛站地理位置,同步展示驛站外部環(huán)境、周邊環(huán)境、門牌標識,服務設施、開放信息,實現驛站線上可查、標識明顯、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普惠服務,讓勞動者能進站、想進站、愿進站,做驛站常客,成為驛站主人。
配備生活設施,讓戶外勞動者更方便
戶外勞動者工作方式特殊、工作時間不固定、工作地點分散、休息條件難以保障,工會以“設施全、功能齊、環(huán)境美、服務好”的建設標準,在所有驛站全部配備微波爐、雨傘、熱水器或者燒水器、電視機、儲物柜、應急箱等,滿足戶外勞動者熱飯、取暖、避雨、飲水等需求。每個驛站都有手機充電裝置,部分驛站還可實現電動車充電或換電池服務,極大方便了戶外勞動者。完善的設施設備配備,方便了戶外職工群眾,滿足了勞動者的多元化需求,使驛站成為勞動者“歇腳地”,成為勞動者“溫馨家”。
提供閱讀書籍,讓戶外勞動者更滿意
肅州區(qū)總工會新就業(yè)形態(tài)勞動者驛站建立了線上有聲圖書館,職工只需通過微信掃描,點擊“線上有聲圖書館”,即可免費聽書,打造可持續(xù)綠色閱讀新模式,實現了人在哪里,閱讀陣地就在哪里。酒泉市總工會在驛站設立職工書屋,免費為職工提供閱覽。全市規(guī)模較大的32家驛站普遍建立了職工閱覽室,配備各類圖書雜志,方便職工工作閑暇之余閱讀學習。此外,還建立了活動區(qū),配備乒乓球、健身器材、棋類設施,供職工群眾健身、娛樂和消遣。
開展招聘咨詢,讓戶外勞動者更貼心
市縣兩級工會利用驛站場地優(yōu)勢,聯合相關單位和中介機構,開展勞務咨詢服務。酒泉市總工會、肅州區(qū)總工會與人力資源勞務公司聯合,瓜州縣總工會與人社局聯合,搭建用工信息平臺,推介各類就業(yè)信息和用工需求。各企業(yè)可以在驛站內發(fā)布空缺崗位員工條件和富余人員基本情況等用工信息,找到企業(yè)急需的崗位人才;下崗職工、大學生、農村剩余勞動力等急需就業(yè)群體在驛站內可以直觀查看當前企業(yè)對各類人才的需求情況,找到自己理想的就業(yè)崗位。在驛站內,通過第三方平臺專業(yè)指導,準確掌握求職者自身基本情況,有針對性地解決求職者崗位選擇困難、選擇不準的問題,為求職者和用人單位雙方供需見面牽線搭橋、創(chuàng)造條件。同時,還開展就業(yè)工資追討、法律援助等就業(yè)后續(xù)服務,為工會幫就業(yè)工作創(chuàng)造條件。
下一步,酒泉市總工會將繼續(xù)探索“戶外勞動者驛站+流動體檢點”實踐,全面推進職工服務中心“1+N”建設,建立健全驛站管理服務工作機制,做到服務更到位、更貼心,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戶外勞動者根本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