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群體權益保障問題廣受關注,行政檢察如何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7月8日,在最高人民檢察院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最高檢檢察委員會委員、行政檢察廳廳長張相軍回答《工人日報》記者這一提問時說,行政檢察把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始終作為重點,促進解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難題,將繼續聚焦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工傷認定、勞動關系、社會保險等重點領域,加大行政檢察監督。
張相軍介紹,行政檢察聚焦勞動就業領域行政案件,加大對行政訴訟、行政非訴執行、行政違法行為等監督力度,監督糾正錯誤裁判、依法及時執行,促進爭議一攬子化解。
在浙江省寧波市檢察機關辦理的何某訴人社部門工傷認定案中,何某系新入職員工,受傷時公司還未來得及給其繳納工傷保險費用。檢察機關以抗促調,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促成企業依法支付賠償款。
“針對本案反映出的新招聘尚未參保、短期靈活用工人員因客觀原因獲得社會保障難問題,尤其是在工傷認定中權益無法得到及時保障的情況,檢察機關會同法院、司法局、人社局簽訂加強共同調處與協作支持意見,對涉工傷、職業病,涉殘疾人、懷孕哺乳女性、外賣騎手、危險作業及重體力勞動者等弱勢群體,以及勞動者新入職尚未參保,企業承擔過重經濟責任易引發經營困難或社會不穩定的‘淺勞動關系’等案件,予以重點關注,將保障民生民利與助企紓困有機結合。”張相軍說。
檢察機關強化類案監督,推動新業態行業系統治理。針對新業態勞動者關心的職業風險、保險待遇等問題,以及相關行業行政監管執法突出問題,以類案監督促進堵漏建制,推動行業治理,實現“辦理一案、治理一片、惠及一方”的效果。
在強化協作配合,增強共護合力方面,檢察機關積極與法院、人社、工會等部門建立銜接配合機制,共同筑牢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護墻”。今年最高檢與全國總工會聯合印發《關于協同推進運用“一函兩書”制度保障勞動者權益工作的通知》,提出對涉及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的相關線索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啟動法律監督程序,強化協同保護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