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驛站真好。”任西勇是山東省德州市夏津縣的一位貨車司機,一年里大多數時間都在外面跑車。這日,剛跑完一趟長途的任西勇回到夏津縣祥凱物流園,在園區內的24小時戶外勞動者驛站,他發出由衷的感嘆:“只要一回到驛站,大家就像回家了一樣,現在俺們都管這兒叫‘家’。”
夏津縣是德州市擁有貨車數量最多的縣,在冊登記的貨車約7800輛,貨車司機1萬余人。夏津縣祥凱物流園是當地有名的貨物集散地,最多時可容納運營車輛3000多輛,平均每天有2000多名貨車司機、1000多輛大貨車進進出出。
2022年初,夏津縣總工會將祥凱物流園作為工作重點,建立了祥凱物流園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兩年多來,縣總工會以祥凱物流園工會委員會為依托,利用行業龍頭不斷向外延伸,陸續發展貨車司機工會會員600多名。
建立一個工會組織、吸引貨車司機入會,是夏津縣總工會創新推出“1+4+N”措施,服務以貨車司機為主要群體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第一步。
“4”即建設“四位一體”服務陣地。夏津縣總工會積極爭取物流園支持,由物流園免費提供場地,高標準建設了兼具戶外勞動者驛站、司機之家、職工書屋和工會法律援助服務站4項服務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服務陣地。
在祥凱物流園戶外勞動者驛站,一樓設有乒乓球臺等運動設備,還有電視機、飲水機、熱水器、手機充電樁、微波爐等服務設施。二樓設有臨時休息區和職工書屋,為司機提供休息、閱讀等便捷服務。 “平時來這里休息的,不只是我們物流園的司機,還有在附近工作的環衛工、出租車司機和外賣小哥。”祥凱物流園工會主席王建新說。
值得一提的是,考慮到貨車司機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工作時間不固定,祥凱物流園戶外勞動者驛站配置了電子門禁、監控安防系統等智能化設備,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可在一天中的任意時間通過密碼鎖、面部識別、指紋識別等方式進入驛站休息。“在這里,我們可以吃飯休息,還可以看書、打球,最重要的是24小時開放,很方便。”貨車司機李洪恩說。
夏津縣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王和年介紹,自2022年4月建成以來,祥凱物流園戶外勞動者驛站已服務職工2萬多人次,每天約有1500人次的貨車司機在此休息。依托該驛站,縣總工會還聚力在 “N”上下功夫,將冬送溫暖、夏送清涼、普法宣傳、勞模工匠宣講等活動 “搬”到了驛站,不斷拓展站點功能,延伸工會服務,擴大影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