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麻豆-男女交性高清视频无遮挡-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国产自在自线午夜精品视频在|www.hnhyjq.com

碩博人才網

富婆房產千萬甘做環衛工 告誡子女“能做事就別閑著”

  資料圖片:上世紀80年代,余友珍僅僅是武漢市洪山區東湖村霍家灣的一位普通的菜農,經過多年的改建擁有了3棟5層樓的私房,大多用于出租。2008年開始趕上征地拆遷還建,余友珍先后分得21套房子。余友珍耳聞目睹村里有人拿到多套還建房后,不做正經事,沉湎于打牌賭博,甚至吸毒。為了給孩子做個好榜樣,從1998年起,失地后的余友珍到武昌區城管局當環衛工,月薪1420元,一周僅休息一天,凌晨3點半就要到崗。(圖片轉自:搜狐)

  新華網武漢1月6日專電題:富婆房產千萬甘做環衛工 告誡子女“能做事就別閑著”

  新華社記者馮國棟

  武漢環衛女工余友珍,因所在的武昌區東湖村實施城中村征地拆遷而“發家”,房產市值數千萬。“發家”后,她繼續做環衛工,教育子女要自食其力,一時間成網絡紅人。

  余友珍無心成名。因擔心受打擾,她與同事、領導秘密“串通”,編造了“辭職”假象。記者蹲點幾次,終于6日在其工作的環衛點等到了她。“最近常有人來找,沒法安心干活。拿工資不干活,讓人內疚。”她說。

  “窮的時候怎么過,富了就該怎么過”

  余友珍今年54歲,是武漢市武昌區東湖村村民。1976年,初中畢業后的余友珍開始種菜,自產自銷。那時,她每天要在地里勞作10多個小時,挑大糞,澆水,還要把菜洗干凈挑到菜市場賣。

  1998年,因菜地被征用,余友珍做起了環衛工,經常每天凌晨三四點鐘起床,工作到很晚才回家。環衛工的工作很辛苦,但她仍然非常看重。她說,自己只有初中文憑,有份工作做,總比閑著強。

  這些年,余友珍用辛苦攢下的錢加蓋房子,又用賺來的房租繼續加蓋樓房。幾年下來,她家的房子由1棟變成了3棟。

  讓她沒想到的是,2008年開始,東湖村實施城中村征地拆遷。自家房子被拆之后,陸續換來了21套新房。她和丈夫住一套,賣掉了其中的4套。按地段均價,這些房產總價千萬元。這也讓她在好友間有了“富婆”的稱號。

  “暴富”之后的余友珍總能聽到家人和同事的疑問:“在家享福不是很好嗎?為何還要出來干活?”面對別人的不解,余友珍總是笑著擺擺手說:“窮的時候怎么過,富了就該怎么過。不能忘了窮滋味。”

  余友珍做環衛工,一做就是14年。“只要還能動,會一直做下去。”余友珍十多年來為了工作,從來沒有看過一場完完整整的“春晚”。“每年除夕都是很晚到家,凌晨3點又要起床掃街。最大的心愿,就是到春晚現場親自感受一下熱鬧氣氛。”

  同事王臘英說:“上面布置的任務,她從不推辭,也不抱怨。”去年10月,余友珍因工作表現突出,榮獲武漢市第16屆“環衛工人節”市容環衛先進工作者稱號。

  “收入不論高低,能做事就別閑著”

  “收入不論高低,能做事就別閑著。”這是余友珍常對兒子和女兒“嘮叨”的一句話。

  余友珍的兒子今年33歲,高中學歷的他在找工作中四處碰壁,他先后闖蕩深圳等地打工,也在家賣過彩票,由于覺得工資偏低,工作換了又換。找不到工作的時候,他就在家待業,最長在家待業3個月。

  對于兒子找工作的態度,余友珍有些擔心。她說,年輕人最怕浮躁和清閑。“這山看著那山高,往往一事無成;一旦清閑了,就會變得懶惰。如果沒有工作,和社會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在一起就毀了。”余友珍告訴兒子,不論做什么工作,收入多少,只要不違法亂紀,她都不會反對,別閑著就好。

  在余友珍的鼓勵下,兒子在武漢市東湖風景區管理中心找到了一份當司機的工作,每月固定收入千余元。他說,非常感謝母親,她用實際行動教育子女,懶惰是件很可恥的事。

  余友珍還有一個女兒今年25歲,在武漢市一家電影院做臨時工。女兒學歷不高,也沒什么技能,找工作很吃力,曾想向家里提出要一筆“啟動資金”開個門面,結果遭到母親堅決反對。女兒說:“母親態度很明確,說家里不是沒有這筆錢,但要我們自食其力,不能指望家里的房子。”

  余友珍的子女說,母親并不是一位不近人情的母親。她對女子生活很關照,還會給孫子買很多奶粉。

  余友珍平時生活非常簡樸,習慣到平價商場購物,她平時最大的愛好就是旅游。“去過北京、深圳和蘇杭一些地方,很長見識。”

  “富起來的中國人需要良好人生價值觀”

  武漢大學社會學教授、武漢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羅教講說,余友珍的事跡體現了執著奮斗和追求精神滿足是人生價值所在。“如何確立正確價值觀,是轉型社會需要直面的問題。中國社會以往多年的貧困記憶,讓一部分人覺得有了錢就有了一切。隨著經濟發展,很多人富裕起來,但金錢并沒有使所有的人感到幸福。過度沉溺物質消費,令一些富翁產生了精神危機,人生陷入空虛和迷茫。”

  羅教講認為,隨著社會的發展,當代中國人的金錢觀、勞動觀將更加成熟、多元,以平衡和坦然的態度對待財富,并更加認識到勞動本身對于健康人生的寶貴意義。

  有專家認為,余友珍以身體力行的方式教育子女,非常有說服力和示范意義。在西方很多國家,富翁們不將自己的錢留給子女,而是捐出來回饋社會,這樣的做法非常值得中國父母借鑒和效仿。

  對于網友質疑的“發家之道”,羅教講表示,余友珍因城中村改造“發家”,獲得的各項補償是國家政策法律認可的。“‘暴富’的人很多,但像她這樣做的人沒幾個。所以,她的做法和追求對于社會還是很有思考價值的。”

  返回首頁
Copyright @ 2020ShuoBo114.com All Right Reserved 碩博人才網 版權所有
第一域名:www.shuobo114.com第二域名:www.hnhyjq.com
碩博人才網是提供人才、招聘服務的人才招聘網站,是國內知名人才招聘品牌,信譽保證。并提供招聘會信息、人才市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