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12年中國商學院大戲的精彩程度不比娛樂圈遜色:學費飛速上漲,學費80萬元的“全球金融工商管理博士學位項目”創國內最高紀錄;地產大亨王石與演員田樸珺的“校園戀”,讓長江商學院成為眾人關注焦點;趙本山、李亞鵬、李湘等曾在商學院就讀過的各路明星被網友一一曝出……如今已邁入2013年,中國商學院將如何從“富人俱樂部”的迷途中走出?
加速培養“世界級”學生
邁過成績顯赫的2012年,今年國內商學院向著國際一流商學院走近的步伐并未停滯。除了奔走于各種國際認證和排名之外,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商學院會更多地考慮對學生國際化視野和國際化發展的培養。
全英文項目增多
從已經公布的2013年MBA招生情況來看,全英文項目成為一大亮點。包括清華、長江等名校的2013年全英文班都對學生的語言水平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大部分全英文項目都為全日制項目,并且與一些國際名校合作。
對于一些已經開設國際MBA項目的學院而言,2013年的教學將更注重對學生自身國際化視野的開拓培養。長江商學院MBA項目主任夏蓮女士此前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認為,作為一個一直專注于學生質量的MBA項目,長江商學院全日制英文MBA每年通過層層篩選,從全球范圍內選拔60名學生。從2013年開始,長江商學院將充分利用其全球化的學習平臺,首次為MBA學生開設海外模塊課程,組織所有MBA學生集體到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完成為期2周的學習,內容將包括課堂學習、公司拜訪、團隊建設等多個環節,與北美的MBA同學、商學院教授及各行業專家進行深入溝通,全面提高國際化的視野。
另外,一些非一線商學院也有意在2013年首次增設全英文項目。例如此前廣西大學商學院院長閻世平便透露,將于2013年開設全英文MBA教育學習班,主要面向東南亞國家招生,培養更多實用型高層次綜合管理人才。
“國內商學院要打響國際化品牌,最好的活廣告便是自己培養的學生。”上海一位商學院市場負責人向記者指出,“不僅要讓中國的學生具有國際化視野,更要有能力吸引到海外的學生。”該負責人認為,隨著中國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海外人士將進入這一充滿吸引力的市場,這對于本土商學院教育而言是一個打響品牌影響力的絕佳機會。
國際化落點在學生
2012年,中國商學院在各種國際排名中“大展拳腳”,通過榜單讓世界認識了來自中國的教育力量。
在2012年《金融時報》列出全球100個最佳EMBA項目中,有13個中國商學院的項目躋身其中,而這個數字在去年為11個。這13個中國商學院項目中,僅有4個是與國外名校合辦的項目,多達9個項目是中國商學院獨立開辦的。
據悉,中國EMBA學生薪資的“國際接軌”是中國商學院排名上身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金融時報》EMBA排名重點考察的學生職業發展領域,從中國商學院項目畢業的學生,畢業后對比入學時的薪酬增幅絲毫不輸于歐美名校,比如復旦大學—香港大學IMBA項目畢業生薪水增幅高達96%,位居全球第三。而從薪酬絕對值來看,凱洛格—科大EMBA的畢業生,其薪酬在畢業三年后更是平均年薪高達46.5774萬美元,位列百強榜首位。
然而,中國MBA畢業生的國際化優勢卻沒有那么明顯。在由世界經理人集團和《世界企業家》雜志聯合編制的2012年“世界最具影響力MBA100強”中,美國高達51所商學院入選,排名第一;英國有14所入選,排名第二;中國兩岸三地有10所入選,排名第三。這其中重要的一點便是中國商學院的老師很少能用英文教學。據統計,目前只有10%的中國商學院能夠規模化吸收外國留學生。而同時,中國MBA畢業生在國際市場上又沒有足夠的競爭力,很少畢業后直接赴西方發達國家工作,從而使得中國MBA畢業生的年薪只是世界一流MBA的15%左右。
哈佛大學商學院資深教授約翰·戴騰強調,“要想讓中國商學院成為世界品牌,必須能夠吸引中國以外國家和地區的企業主來招募你的畢業生到世界各地去工作。還必須能夠吸引那些想在中國發展事業的國際學生。”
中國認證體系顯雛形
上百萬經費、2至5年時間、一個認證證書,為了加入國際認證體系,國內商學院付出了時間、精力、資金等高昂的成本,雖然國際認證可能讓國內商學院得到與國際一流的商學院進行對話、交流、合作以及資源共享的機會,但是國際認證體系離中國商學院教育的國情落差依然較大。
2011年,中國商學院認證體系正在啟動,在走過2012年試運行后,業內人士認為,2013年中國商學院認證體系將有望顯出雛形。
借鑒國際
2011年在由全國MBA教育指導委員會主辦的中國MBA20周年論壇上,中國高質量MBA認證正式啟動。據了解,通過2011年年底的體系設置等準備工作,2012年起認證工作就已開始實施。近日,中國高質量MBA認證已經確立了9家商學院進行前期認證。其中,復旦大學管理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管理學院、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3家商學院被認定為“中國高質量MBA認證”中的“領航商學院”,為我國高質量MBA認證體系建設奠定了第一步。
這些“領航商學院”認證過程將縮短,另外6家商學院都具有認證資格,但還需通過1年到1年半的時間組織自評材料并接受現場考察。
據介紹,“中國高質量MBA認證”借鑒國際認證“AACCSB”(國際高等商學院協會標準)和“EQIOS”(歐洲管理發展基金會標準)的主要思想、標準和理念,并與這兩大認證有所銜接。
針對國內商學院的國際認證主要有AACSB(國際精英商學院協會)、AMBA(國際MBA協會)、EQUIS(歐洲質量發展認證體系)三大認證。中國商學院發展至今,逐漸成熟,不少商學院已經獲得了國際認證。中歐、清華經管、復旦經管、中山嶺南、交大安泰等商學院已經獲得兩項以上國際認證,其中交大安泰獲得了以上三項國際認證。
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招生推廣部副主任馮承才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商學院參與國際認證有很多不便之處,國際認證要求商學院提交的材料有些與國內商學院日常運行脫節,部分標準對國內商學院來說也不適用。”
另外,申請一個國際認證所費時間較長,且成本非常高。對國內商學院來說,特別是中西部地區院校,性價比不高。
中國定制
在不少國內商學院MBA項目負責人看來,中國MBA教育已經走過20年,步入成熟期,出臺中國自己的認證體系恰逢其時。
“全國的MBA培養院校已經有236所,且中國商學院與國際商學院合作項目不斷增多,這些項目需要一套國內標準來把關。此外,一套符合中國特色、具有普遍意義的認證體系可以促進更多國內商學院和MBA項目完善規范管理、課程設置、提升師資力量等。”馮承才說,“有了自己的認證體系,中國商學院產業可以以評促建、以建促評,形成良性循環。”
中國高質量MBA認證的核心自然是符合國情。據了解,中國高質量MBA認證,強調管理教育創新性,強調管理學院使命和向導,考察核心競爭力,更為適合中國及經濟發展要求。且參與認證的專家除了國內的商學院院長和MBA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還有來自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以及對認證有經驗的海內外人士。
全國MBA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認證與評估分委員會召集人、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陸雄文教授表示:“中國高質量MBA認證的特點之一,即強調并非每一個中國管理學院都要去做國際認證。尤其對西部省市的管理學院而言,花大價錢去做國際認證既沒必要也沒可能性,全國有10%至20%管理學院參與國際認證即可,大多數管理學院更應該著眼于地區服務,考量對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所做出的貢獻。”陸雄文希望所有接受中國高質量MBA認證的院校都能關注中國、服務中國。
業內專家也指出,中國自己的認證體系對新增MBA項目會起到導向作用。
學費更貴 門檻更高
商學院教育學費昂貴已經是不爭的事實,2013年商學院學費依然保持了上漲趨勢。不過,高昂的學費難抵學員們的熱情。同時,商學院門檻也不斷提高,1月5日舉行的2013年MBA聯考被譽為史上最難一次聯考。
學費再上漲
僅上海地區商學院來看,2013年第一梯隊的商學院如中歐、復旦、交大等的MBA項目學費大都超過了20萬元,較2012年有15%至20%漲幅,其中,中歐國際工商學院2013年在職MBA項目學費更是達到了43.8萬元。
而商學院EMBA項目學費的上漲幅度更大。長江商學院的學費從2010年的58.8萬元漲到2012年68.8萬元,是10年前的近3倍;清華EMBA學費2007年為29萬元,5年內價格上漲近1倍;中歐商學院2011年EMBA課程的學費為45.8萬元,2012年為53.8萬元;上海交大2012年春季EMBA也由去年秋季的45.8萬元漲至53.8萬元。
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招生推廣部副主任馮承才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學費漲價趨勢不變,但是漲幅已經有所減弱。”在他看來,商學院的辦學成本上升正是學費上漲的主要因素。
“從大環境來說,通脹隱憂依然存在,物價成本不斷上升迫使商學院的各項成本都有所上升。其中上升最快的是師資費用部分,商學院教育產業擴張迅速,從1991年9所高校試行MBA招生到現在發展超過230家具備頒發MBA學位的教學機構,然而國內優秀教師資源非常有限,由于邀請院校增多,老師的費用也水漲船高。另外,商學院的全球化進程也迫使院校不得不進行全球招聘,外籍教師的費用增加了商學院成本。”馮承才說。
而隨著商學院教育的不斷完善,學員對商學院了解程度加深,學員對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許多院校推出了個性化課程服務,如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推行行動學習、小課化即一位教授只指導5至6名學生,這些服務的推出都增加了辦學成本。
對于國內商學院來說,MBA、EMBA經費主要靠學費,政府撥款只占很少一部分,因此這些成本自然轉嫁到了學生的學費上。
考試升難度
昂貴的學費擋不住需求。據有關機構估算,參加2013年全國MBA聯考,或以(GMAT世界通用商學院錄取考試)成績申請國內MBA院校的考生將突破100萬。多所學校表示,由于經濟低迷,就業形勢嚴峻,希望通過商學院教育提高自身素質,獲得更好或確保就業崗位的學員大幅增加。
1月5日舉行的2013年MBA聯考被譽為史上最難一次聯考,尤其是報考一線商學院的競爭也變得越來越激烈。
馮承才認為:“這證明了中國商學院需求依然非常旺盛,這與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分不開,經濟發展離不開管理人才,受過高等教育又在工作中處于領導崗位的學員基數正在擴大,中國商學院教育需求空前膨脹。”
有業內人士指出,隨著國內商學院的發展,這些商學院越來越多獲得學員認同。談MBA必言哈佛、斯坦福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報考商學院的學員、特別是在職學員更愿意選擇國內一流院校,中國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好,商學院考生在中國接受商學院教育更能與同學保持好聯系,緊隨經濟發展節奏,學以致用。
一位復旦MBA學員向《國際金融報》記者透露:“雖然學費越來越貴、考試難度也在增加,但是這抵擋不了MBA、EMBA畢業后獲得的就業回報。我是2011年畢業的,從之前的咨詢公司分析師崗位跳槽為基金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年薪從20萬漲至了50萬元。我的同事、同學也有不少經過商學院教育獲得了更好的職業發展,一般來說年薪起碼翻番。這也是國內一流商學院教育吃香的原因之一。”
報考生源變多自然會讓院校增加選拔考試的難度。當然,考試只是一種手段。MBA學員報考的目的也有很多種,部分學員為了學位、甚至為了解決戶籍問題,并非都是為了自身素質提高。馮承才指出:“考試的篩選只是一方面,最終目的是幫助學院找到與我們辦學理念更為接近的學員,我們更希望學員對自我有較高的期許,有職業理想。”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廣告合作 - 網站介紹 - 聯系我們 - 獵頭服務 - 防騙手冊 - | |||
Copyright @ 2020ShuoBo114.com All Right Reserved 碩博人才網 版權所有 第一域名:www.shuobo114.com第二域名:www.hnhyjq.com 碩博人才網是提供人才、招聘服務的人才招聘網站,是國內知名人才招聘品牌,信譽保證。并提供招聘會信息、人才市場信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