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倆再幫媽媽掃次大街
中午,三人回到簡陋的出租屋稍事休息
外公中風,需保潔員母親回家照顧,19歲的新洲籍大學生朱博倫拿起掃帚替母掃街,感動了許多讀者(本報1月22日曾報道)。近日,本報記者獨家追訪發現,朱博倫的弟弟、17歲的朱博寬也加入進來,和哥哥一起,在春節期間“接力”掃了28天大街。
元宵節,本已和母親完成清掃“交接”的兩兄弟再次拿起掃帚,和母親一起來到街上。這一次,他們是為了讓母親提前完成當天的清潔任務,一家人過個團圓的元宵節。
元宵佳節再幫媽媽掃次街
昨日早晨5點半,天剛蒙蒙亮,朱博倫、朱博寬兄弟便陪著母親郭喜娥,來到百步亭社區安居西路清掃路面。
從1月15日到2月11日的28天里,兩兄弟先后在這里替母掃街。
路上行人寥寥,借著晨曦的微光,母親郭喜娥拿著大掃帚在前面掃,朱博倫拿小掃帚和撮箕緊隨其后,朱博寬則拖著垃圾桶,遇到煙頭、紙屑等不易清掃的垃圾,就用夾子夾起。母子三人雖首次合作,卻相當默契,由面到點嚴絲合縫。
郭喜娥說,經過這個寒假的接力,兒子們掃街已是熟門熟路。
“兩個兒子幾孝順哦。”街邊一家服裝店的店主王女士看到此景,不禁感嘆。
母子仨合力,郭喜娥掃完整個馬路,僅用半小時,比平時省了一半時間。
保潔隊長王鳳珍來查崗,有些詫異:“怎么今天兩個兒子一起來了?”
“過年沒團圓,趁元宵節來團圓唄。”郭喜娥笑著,關愛地看著兩個兒子。
外公病倒哥哥接下第一棒
41歲的郭喜娥,以前一直在新洲三店街曾寨村老家務農。2011年2月,她來到武漢,照顧開出租車的丈夫朱軍元,并在百步亭社區物業當起了保潔員。
今年1月13日,郭喜娥在新洲老家的父親,突發腦溢血癱瘓,需人照料。郭喜娥決定回去。可臨近春節,工作找不到人頂班。正著急時,在武漢讀大學的大兒子朱博倫主動提出,替母親掃地。
1月15日,朱博倫開工。擔心沒經驗,他4點便起床。雖然母親交代過,但來到大街上,他還是有點不知道如何下手。掃帚沒綁緊,用起來十分吃力。晚上回到家吃飯時,他才發現端著碗的雙手不停地顫抖著。
“那真叫一個累。”朱博倫說,“特別是第二天,感覺全身上下都像灌了鉛,回家躺著就不想起來。”但是想到母親每天都如此工作,自己一個身強體壯的小伙子難道還要打退堂鼓不成?
朱博倫決心堅持到外公的病情好轉。但14天后,弟弟朱博寬打來的電話,讓他改變了主意。
學校放假弟弟接過第二棒
1月26日,17歲的朱博寬打電話告訴哥哥,自己所就讀的新洲一中27日開始放假,他想去武漢頂替哥哥,“我也應該為家里分擔一下”。
朱博倫聽從了弟弟的建議,他心里有個新的打算:去掙學費!朱博倫聯系好武昌一家工地,去搬鋼筋。他說,搬鋼筋更累,但更賺錢。放下掃帚的第二天,朱博倫就在工地駐扎下來,用自己的肩與鋼筋水泥打起交道來。周末的晚上,他還在一家洋快餐店打工。
將近一個月,朱博倫只休息了除夕一天,掙了4000多元,雖然離5200元的學費,還有1000多元的缺口,他已感覺很滿足。
而另一邊,朱博寬一放假,就趕到百步亭,與哥哥完成了接力。這樣,同是90后的兩兄弟接力替母親掃了28天街,直至2月11日,外公的病情穩定后,朱博寬才將掃帚交還給母親郭喜娥。
兒子孝順母親滿眼是幸福
昨日中午11點,巡視保潔過后,一家三口回到百步亭的出租屋休息。郭喜娥開始給兩個兒子煮湯圓。
朱博寬說,替母親工作的那些天,他沒睡過一個好覺。“每天都怕睡過頭了,有時候3點多醒了,就不敢再睡。”朱博寬說,想想母親天天如此,覺得她真的太不容易。特別是這個寒冷的冬天。
朱博倫也對記者說,比起搬鋼筋,掃街要輕松一些,但每天除了清掃外,還要在負責的路段來回巡視保潔,一天下來差不多有百余趟,7個半小時下來,他一個壯小伙子都覺得累,“我覺得媽媽真的很不容易”。
正在煮湯圓的郭喜娥,聽著兒子的話,滿臉是笑,滿眼的幸福。她疼愛地說:“現在的孩子哪有好意思在街上掃地的。”除了他們兩兄弟,她沒有聽說十幾歲的大學生、高中生掃街的。
“兒子幫媽干點活,有啥不好意思的。”朱博寬接過話,“知道家里困難卻什么也不做,那才不好意思呢。”
十幾分鐘過后,湯圓煮好了。郭喜娥分成兩碗,遞給兩個兒子。自己則將昨晚的剩飯用開水泡了泡,就著咸菜吃。“媽你也嘗幾個嘛。”朱博寬夾了一個湯圓,硬塞進郭喜娥嘴里。“甜不?”
“嗯,真甜。”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廣告合作 - 網站介紹 - 聯系我們 - 獵頭服務 - 防騙手冊 - | |||
Copyright @ 2020ShuoBo114.com All Right Reserved 碩博人才網 版權所有 第一域名:www.shuobo114.com第二域名:www.hnhyjq.com 碩博人才網是提供人才、招聘服務的人才招聘網站,是國內知名人才招聘品牌,信譽保證。并提供招聘會信息、人才市場信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