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制造業技術改造升級工程,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加強標準引領和質量支撐,打造更多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制造’品牌……這些離不開工作在生產一線的高技能人才,這也是我們作為新時代產業工人的光榮使命。”全國人大代表,一汽大柴發動機裝調工、首席技能大師鹿新弟表示。作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和全國“示范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領創人,鹿新弟建議,希望能夠更好發揮勞模創新(技能大師)工作室作用,為國家培養更多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
鹿新弟表示,黨的二十大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努力培養造就更多大師、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高技能人才。近年來,鹿新弟依托兩個國家級平臺建設集約化、規范化、標準化工作室,推動工作室高標準創建、高水平管理、高質量運行,努力打造全國工作室“標桿”。他帶領工作室完成技術創新1250余項,通過“名師帶徒”“一幫一”帶動員工成長成才,先后培訓員工3000多課時。他還利用“互聯網+”傳授技藝,創造性地開展了“3+1”培訓模式,身體力行進入各大企業宣講,為國家培養100余名高技能人才。
鹿新弟介紹,勞模創新(技能大師)工作室是企業發展的“助推器”、技術難題的“攻堅室”、創新成果的“轉化站”,也是人才培育的“蓄水池”。截至2021年底,全國已建成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8.2萬家,命名全國示范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297個。勞模創新(技能大師)工作室以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和制度創新為主要內容,以解決工作現場難題、推動所在單位創新發展為目標,有效調動企業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激發植根于中華兒女心中的自強意識和強國信念,使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宏偉目標與個體發展形成有機統一。
鹿新弟說,勞模創新(技能大師)工作室自創立以來,為國家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大國工匠和高技能人才。但隨著發展的深入,一些阻礙工作室發展的問題逐漸凸顯出來。比如,管理手段不能符合新時代工作室要求;工作室與新時代職工之家沒有銜接,造成資源浪費;工作室在后續運行過程中缺乏資金支持,工作開展困難;主管部門只負責評選而沒有對工作室發展形成監督、考核的長效機制,造成有的工作室沒有發揮出應有作用;國家級工作室之間交流學習機會少,先進工作室沒有發揮好引領示范作用;工作室創新成果沒有形成產業化發展,一些優秀成果沒有第一時間轉化成效益,影響工作室創造積極性等。
鹿新弟建議,依托網絡優勢,運用數字化手段加強勞模創新(技能大師)工作室管理。將工作室與新時代職工之家建設有機結合,更好為職工服務。應建立工作室監督、考核長效機制,加強國家級工作室之間的學習交流,復制推廣工作室建設與管理好的經驗,推動工作室高質量發展。希望能從國家層面出臺指導性文件,鼓勵工作室創新成果產業化,讓創新成果快速產生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