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做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維權服務工作,更好滿足該群體的法律服務需求,浙江省衢州市常山縣總工會以“法律幫幫團”為依托,積極探索更合需求、更接地氣、更廣覆蓋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群體法律服務新模式。
“窗口+服務” 打造法律服務“前沿陣地”
“多謝工會和律師團的幫忙,讓我們物流人在外更加安心放心!”崔師傅是一名常山物流司機,今年3月,在貨運駕駛過程中,不慎發生交通事故。事故發生后,崔師傅進入當地醫院治療。“我當時感覺特別無助,能夠想到的就是工會,就讓家人去工會窗口問問能不能幫忙。”常山縣社會治理中心法律服務窗口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后,及時介入,迅速聯系崔師傅,并第一時間趕赴事件發生地,為其提供法律服務,最終在多方努力下,事故圓滿解決,崔師傅本人出院回家。
為讓法律服務更加觸手可及,常山縣總工會在戶外勞動者驛站等場所常態化設立法律服務窗口,并實行“律師幫幫團”坐班值守制度,將法律服務的觸角延伸至勞動者最需要的地方,真正實現了“窗口”前移,有效打通了法律服務的“最后一公里”。據統計,今年以來,全縣法律服務窗口已接待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上百人次,成功調解各類矛盾糾紛18起。
“講座+普法” 拓寬法律知識傳播渠道
“電動車被盜怎么辦”“工作中遇到交警處罰該如何應對”……近日,在“律師面對面”普法活動現場,外賣小哥們的問題接踵而至,針對他們的問題,律師一一給出了專業解答。
“我們送外賣要從早忙到晚,根本抽不出時間學習法律知識。今天的普法活動不僅讓我們對法律知識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提醒我們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遵紀守法、學法用法,同時也提高了我們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參加普法活動的外賣小哥說。
近年來,常山縣總工會聯合交通、人社、郵管、司法等部門,定期開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普法講座,開創“家庭式”法律培訓模式。去年以來,縣總工會陸續在社區、職工之家、戶外勞動者驛站等場地面向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群體開展普法講座,并邀請他們的家人共同參與。工會開展的普法講座,不僅可以讓外賣小哥們受益,還讓外賣小哥的家人們學習更多的法律知識。截至目前,縣總工會已累計開展普法講座18場,惠及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及其家人千余人次,有效提升了該群體的法律素養和維權能力。
“線上+咨詢” 構建法律服務“云端橋梁”
“沒想到我常年在外地,也能夠得到家人般的關懷,心里感到暖暖的……”常山人劉阿姨在永康從事家政工作,并加入了常山縣家政行業聯合工會。最近雇主以其工作能力不足為由拒絕支付當月工資,這讓劉阿姨心急如焚。在常山縣家政行業聯合工會的幫助下,遠在外地的劉阿姨加入了“新業態法律服務”微信群,并找到群內律師進行一對一咨詢。得益于這種高效的幫助,劉阿姨最終拿到了應得的報酬。
今年年初,常山縣總工會建立“新業態法律服務”微信群,通過定期推送普法案例、律師線上坐鎮等方式實現“一鍵咨詢”,讓法律服務24小時不間斷。截至目前,該群已累計為42人次提供線上法律咨詢服務,成為了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解決法律困惑的重要平臺。
下一步,常山縣總工會將繼續深化服務模式創新,努力構建更加完善、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務體系,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幸福生活和職業發展保駕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