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提交申請材料到入住人才公寓只用了一天時間,在榮昌,我深刻體會到‘來了就是一家人’的溫馨與包容。”7月29日,談及初到重慶市榮昌區的經歷,今年31歲的蘇天童滿是感慨與驚喜。
如何幫助外來務工人員在新的城市、新的環境里找到歸屬感,蘇天童所在的重慶市榮昌區,從構建和諧共富勞動關系入手,助力外來奮斗者和廣大職工扎根城市,在技能領域開花結果。
從提交材料到入住僅用了1天
2022年5月,還未正式加入筑邦建筑技術(重慶)有限公司結構設計研發小組前,蘇天童就接到了來自榮昌區人社部門的電話。“工作人員向我詳細介紹了招才引智的政策,這份誠意讓我倍感溫暖,也對未來在這里的發展充滿了期待。”蘇天童說。
更讓蘇天童感到驚喜的是,提交入住人才公寓的申請材料后,僅僅過了一天,他就收到可以拎包入住的喜訊。不僅如此,入住公寓后,他還領到了5萬元的安家補貼。一系列高效貼心的舉措,讓獨自在外打拼的蘇天童,深刻體會到了這座城市的速度和溫度。
與蘇天童有類似經歷的重慶澳龍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研發員李陽也談到,初抵榮昌之際,公司就為她預留了員工宿舍,并協助申請人才公寓和安家補貼。“剛來的時候,人社部門還專門進行了政策宣講和申報指導,這讓我在異鄉迅速找到了歸屬感。”李陽說。
“和諧共富勞動關系是企業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工作效率和企業效益的重要因素。”榮昌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李書均介紹,去年9月以來,區人社局通過走訪企業和職工、召開座談會等方式,推出思想共識、權益共護、文化共育、職企共富、典型共樹、政策共助、氛圍共造等七條措施,涉及30項重點任務,打造“來了就是一家人”的氛圍。
扎實舉措助職工提升技能
“如今,公司對標榮昌區‘七條措施’的重點任務,全力構建和諧共富勞動關系,今年上半年的產值比去年同期提升了26%。”重慶澳龍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工會主席王美貴向記者介紹,近年來,公司對提升學歷的員工,給予一次性助學獎勵并每月增加600元的工資,員工子女考上大學后,也給予1000元至3000元的助學獎金,并用現金獎勵的方式鼓勵員工提升技能等級。
讓外來職工有了安穩的住所,還要讓他們在企業有廣闊的發展平臺。在今年5月舉辦的榮昌區首屆“最美產業工人”評選活動中,來自上述公司的職工唐虎成功當選。他動情地說:“感恩企業用心栽培,搭建平臺,讓我斬獲榮譽,在榮昌的幸福感和歸屬感更加強烈了!”
重慶協旭機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蔣芳告訴記者,公司為職工提供了技能提升、崗位晉級、勞動條件改善等福利待遇,使廣大職工尤其是外來務工者,在新環境有了更多幸福感、獲得感,工作積極性顯著提升。目前,公司人員流失率幾乎為零。
“最美產業工人”“關愛職工愛心企業”評選、職工健身跑、“最美職工風采”全媒體展播……記者了解到,今年“五一”期間,榮昌區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讓企業與職工攜手站在“聚光燈”下。
和諧關系中樹立就業信心
今年3月底,張強(化名)等10余名職工針對區內某企業欠薪行為向榮昌區人社部門進行投訴。隨后,聯合指導組深入企業,對企業違反勞動保障有關政策法規的違法事實下達《整改指令書》,并針對企業因離職手續不完善而被投訴欠薪的情況,指導其依法依規進行流程再造。兩周后,被欠薪的職工成功拿到應得的工資,企業經過整改后投訴量直線下降,勞動關系和諧度顯著提升。
據統計,榮昌區今年已處置各類欠薪線索503件,涉及人數3076人,幫助勞動者追回工資3309萬元。同時,通過搭建企業與勞動者之間的雙向對接平臺,幫助5000余名求職者順利實現就業,城鎮調查失業率明顯下降。
榮昌區多家企業負責人表示,隨著“七條措施”的深入實施,即便用工過程中出現了矛盾與挑戰,也能在有關部門的及時介入與有效協調下迅速解決,這不僅讓企業能夠心無旁騖地專注發展,也讓職工不再為薪資擔憂,對就業環境更有信心。
李書均表示,下一步,區人社局將陸續啟動“為企業培養勞動關系協調員”“選樹一家親和諧共富企業”“開展勞動技能培訓和競賽”等重點工作,多維發力,推動企業與職工共商共建共富,讓外地來此尋求發展機會的職工獲得全方位的歸屬感。
